新乡市科学技术局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1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8-30 浏览量:1488

尊敬的张苏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激发创新动能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的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对新乡市科技工作的关心,现就您提出的提案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统领,认真贯彻创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加速创新要素集聚,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企业研发实力得到显著提升,研发主体地位更加稳固,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揭榜挂帅”科技项目,开展目标导向的科技攻关。重点围绕我市5大传统支柱产业、4大战略新兴产业、2大未来产业开展实地走访、摸底调查,广泛征集并梳理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和“卡脖子”技术难题,企业发榜,诚邀知名高校院所和大企业揭榜合作,招引外部智力帮助新乡企业实现技术突破。第五届高博会成功签约“揭榜挂帅”项目3项,通过论证立项1项,申报省级科技攻关68项、省级科技攻关(联合基金项目)6项。“十四五”以来,共实施省、市重大科技专项近80项。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联合体系,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共同参与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开放式的创新联合体。首批组建的12家省级创新联合体中,新乡市获批两家,分别为:河南省大分子药物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智能起重装备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卫华集团有限公司)。

二是谋划培育一流创新平台。搭建科技与产业、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的桥梁,形成以省、市级产业研究院为载体的新格局,目前共建设省级产业研究院4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数量均居全省第二位。探索定制式中试基地运营机制,为企业规模生产、完成从产品到产业转换提供中间试验场所,建成微电子中试基地、新能源电池中试基地、医用防护用品中试基地等省级中试基地3家。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培育了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2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7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7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5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9家。

三是吸引一流创新人才团队。深入实施“牧野英才2.0计划”,完善人才“引育用服”机制,抓好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等关键环节,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目前,全市拥有中原学者3人,中原英才科技领军人才22人,杰出青年48名、杰出人才43名,全职引进中科院余国营教授(任河师大生命科学院院长),柔性引进同济大学张存满教授(氢燃料电池)、清华大学邱新平教授(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哈尔滨工业大学刘兴军教授(铝基复合粉体制氢)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联合诺奖得主谢尔登-格拉肖教授设立全省首家诺奖得主工作室。

四是持续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引导作用,建立财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重点支持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企业研发财政补助政策、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奖励等。“十三五”以来,我市已累计拨付企业研发财政补助资金15663万元,惠及企业1119家;奖励高新技术企业财政资金93010万元。“十四五”期间,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科技专项资金每年增长10%以上。2022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13.7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2.89%,共实施省、市重大科技专项近80项,争取和支持财政资金共1.2亿元。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全面梳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平台、金融、政策、服务等各环节要素,查漏补缺,更新完善帮扶举措,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扎实开展常态化精准服务企业工作,宣传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财政奖补等惠企科技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加大对新乡科技创新的支持,强化财政资金科技计划项目引领,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积极谋划布局一批重大项目,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家创新高地提供坚实保障。

2023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