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科学技术局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7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25 浏览量:456

尊敬的戴宪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培育发展新兴和未来产业的建议”已收悉,市科技局高度重视,非常感谢您对新乡市科技工作的关心。经认真研究分析,结合工作实际现对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结合新乡市“542”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布局,市科技局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科技赋能传统行业提质发展、新兴产

业做大做强、未来产业抢滩布局。

新乡市是中国电池工业之都,近年来,市科技局立足新乡市电池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加强政策宣讲和精准辅导,指导和帮助优质企业谋划凝练高质量科技项目和高能级创新平台,不断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努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进而促进新乡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创新主体培育上,据不完全统计,新乡市以电池为主营产品的科技型企业有50余家。其中,重点培育出了上市企业新乡天力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创新龙头企业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涌现出了新乡市弘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创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河南新太行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等22家优质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平台发展上,新乡市先后建设了国家(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组建了国家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争取到了中电科二十二所来新乡设立分部,获批国家新乡新型电池及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立电池研究院,获批河南省首批中试基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50余家。在技术攻关方面,近几年,新乡市科技局在电池及新能源领域组织实施了9项省、市重大科技专项,获得财政支持1640万元,引领带动社会研发投入2亿余元。在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池隔膜、新能源汽车车用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方面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通过实施高质量科技项目,完成了新型无钴超晶格动力电池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开展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氢燃料电池电极关键材料的研究等。特别是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新乡是省内最早提出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城市之一,实现了产业从无到有的突破。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全市从事电池产业的各类人员达到5万人之多,其中工程技术人员达到3000多人,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产业工人3万余人,被誉为“中国电源行业的黄埔军校”。2017年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引进同济大学张存满教授技术团队和北京欧阳洵专家技术团队;2021年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程迪获批“中原英才计划”中原产业创新领军人才。

同时,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科技局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的科技创新合作,积极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优质创新资源,不断促进产业发展壮大。例如:市科技局结合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加强精准辅导,围绕聚酯膜材料、高性能铜合金关键材料、航空发动机组件等关键领域谋划了一批省级重点研发专项,积极争取省级资金1000余万元;同时在新型显示和半导体领域依托重点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的科技创新合作,成功获批省级创新联合体和省级中试基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大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进而促进产业现代化发展。对于未来产业,市科技局鼓励企业按照国家战略布局,拓宽科技创新视野,加强与一流科研团队的合作,积极开展科技攻关。例如围绕氢能领域,鼓励河南豫氢装备有限公司积极围绕加氢站核心装备开展科技攻关,并成功获批省级重点研发专项;推荐河南氢源技术有限公司的“高能效稀土储氢材料研究及固态氢源共性技术”项目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稀土新材料”重点专项项目等。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继续提升科技创新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科技赋能新乡市产业发展。一是结合国家、省、市关于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工作要求,加强调查研究,根据企业创新发展需求,辅导企业逐步制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二是加强精准辅导,鼓励企业立足自身实际和优势,通过谋划高质量科技项目和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聚优质创新资源,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逐步成长为龙头企业;三是积极搭建沟通合作桥梁,组织企业参加省级科技成果对接会、金融需求对接会、产销对接会等高层次会议,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拓宽科技视野,加强交流合作,研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等。

2024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