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郑州、洛阳、焦作和新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出炉,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值排序确定

发布时间:2024-08-16 浏览量:1053

p19_s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黄婷 冯子雍 文 受访者供图

河南各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坐标图”来了。

近日,《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我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持续增加,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越发凸显。河南科技创新跑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加速度”,交出科技支撑现代化河南建设亮眼“成绩单”。

全省科技创新水平总体呈现五个特点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河南省科技厅战略规划与政策法规处获悉,报告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五个方面对全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科技创新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各地区科技创新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

《报告》显示,全省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达到77.21分,较上年提高了5.13分,总体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科技创新投入再创新高。全省多措并举加大研发投入,研发经费支出连续7年增速超10%,财政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点支出优先保障,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和财政科技支出实现“双提升”。科技活动投入指数得分达到72.26分,较上年提高4.6分。

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坚实有力。科技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得分达到79.65分,较上年提高了0.29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12.83万元/人,比上年提高0.66万元/人。

引领产业高端化现代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得分达到87.35分,较上年提高了7.93分。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一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提高10.95个百分点。

一流创新生态加快形成。随着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深入推进和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深入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高质量推动,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33.37%,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已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全省创新环境指数得分达到75.25分,较上年提高7.15分。

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万名就业人员有效发明专利数比上年增长了21.96%,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励数较上年增长了6.37%,万人技术合同登记额增长了68.57%。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得分较上年提高6.08分,达到75.26分。

全省各地科技创新水平较上年均有所提升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在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中,只有牵住科技赋能的“牛鼻子”,下好产业创新的“先手棋”,才能交出中部崛起的高质量答卷。

如今的河南,“三足鼎立”创新大格局加快构建。其中,省科学院研发实体总数达到42家,中原科技城在全国科技城排名由31位跃升至第19位。“两校两院一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建成10个临床研究所,在建3家省实验室,促成85个转化项目省内落地,引进产业链优质企业54家。中原农谷核心区入驻省级以上科研平台53家、种业企业76家,建成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报告》显示,全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的科技创新水平较上年均有所提升,根据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可将全省18个地区划分为创新领先地区、中等创新地区和创新追赶地区3个梯队。

第一梯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区:郑州、洛阳、焦作和新乡。

第二梯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值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高于60分的地区:济源、南阳、许昌、平顶山、漯河、鹤壁、三门峡和开封。

第三梯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值60分以下的地区:驻马店、安阳、濮阳、信阳、商丘和周口。

与上一年度相比,焦作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提高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许昌、鹤壁、开封和周口等4个地区提高幅度在5个百分点至10个百分点之间,漯河、南阳、驻马店、新乡、信阳、平顶山、济源、三门峡、郑州、安阳、商丘、洛阳和濮阳等13个地区较上年有所提高。

从各市的位次排名来看,许昌、驻马店位次上升最快,较上年上升了2位,焦作、鹤壁、漯河和信阳上升了1位。

记者了解到,《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已连续编撰五年,从五年纵向比较分析,南阳、漯河、驻马店、濮阳和新乡等五个地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在全省的排位上升,其中南阳进步最大,较2020年上升了6位;郑州、洛阳、鹤壁和周口等4个地区位次没有变化。

郑州都市圈协同创新发展成效显现

通过监测、评价区域创新能力,比较区域创新能力的强项和弱项,揭示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判断区域创新能力的走向和成因,帮助科技管理部门了解区域创新能力的总体情况,把握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着力点。

从各地区科技创新情况来看,目前我省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头阵引领、协同并进的格局已然形成。

郑洛新焦创新引领示范作用显著。郑州、洛阳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连续五年位列全省第一、第二位,焦作、新乡位次互有交替,四个地区稳居全省前四位。郑州集中了全省30.1%的研发经费,洛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突破3%,是我省首个破3的地区,焦作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41%,新乡有效发明专利4554件,仅次于郑州、洛阳。

郑州都市圈协同创新发展成效显现。随着郑开同城化、郑许一体化发展,郑开汽车、许港精密制造、郑新高技术、郑焦智造等重点产业带的布局,郑州都市圈协同创新发展成效正在逐步显现,开封财政科技支出占比显著提高,许昌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4%,平顶山高新技术企业劳动生产率达到224.69万元,郑州都市圈协同创新成效凸显。

豫东南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持续改善。以黄淮四市为代表的豫东南地区一直是我省科技创新的洼地,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以科技服务综合体为核心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逐步构建,驻马店、周口、信阳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中分别位列第4、第5、第6位,创新洼地正在逐步变身和跃进。

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越发紧密。全省聚焦“7+28+N”重点产业链群,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引领产业创新的源头活水。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得分较上年提高了7.93分,超过全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增幅。

( 来源:《大河报》2024年08月16日 第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