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县域实践
□制造业三化课题组
县域强则省域强,产业强则县域强。近年来,新乡县大力实施“工业立县、产业强县”战略,突出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在打造优势特色产业上聚力,在推进新旧赛道转换上加力,探索以创新型企业家为引领、以地标性优势产业为支撑、以数字化转型为动力的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对全省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特色产业优势凸显。新乡县突出把封头和振动两个特色产业作为地标性优势产业打造,先后被授予“中国封头之都”和“中国振动之都”,成为新乡县两张标志性产业名片。新乡县封头产业占全国行业总产值的30%,封头成型能力位居全国第一,共有封头各类企业41家,神州精工、亚联重工、华洋封头、育才封头等骨干企业错位发展,在各自的细分领域紧跟市场需求加快产品迭代升级,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神州精工主导产品“核设备封头及压型件”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60%,亚联重工以承接压制“特大、特厚、特材、异形”封头件著称于行业内外,育才封头专注锅炉、压力容器封头制造。新乡县振动产业占全国行业总产值的30%,现有振动设备生产企业334家,配套生产企业110余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3%,产品远销亚洲、美洲、欧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威猛股份、高服机械、伟良筛分、豫通电机等一批龙头企业行业领先,威猛振动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内振动筛分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高服机械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细分领域产品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也居国内领先地位。
创新能级持续提升。新乡县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县域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深化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构建市场驱动、需求导向、企业主导的创新体系,积极培育高能级科创平台、高层次创新主体,推进规上工企研发活动全覆盖,成效明显,县域创新能级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共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产业研究院1家,共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3家、省创新龙头企业2家、瞪羚企业1家,规上工企研发活动覆盖率已经超过50%,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威猛振动全力打造复频筛设计平台、热能利用智能化平台、循环经济工艺平台等三大创新平台,已经拥有筛分领域核心专利600余项,自主研发的超级复合筛改变了传统筛分模式,开创研发的自行走全场景大件焊接机器人开辟新赛道,目前机器人“小萌”品牌已经拥有小萌H(自行走全场景大件焊接机器人)、小萌Unit(柔性拼焊加工单元)、小萌Q(切割机器人)等多条产品线,“小萌”机器人品牌为企业开辟了企业第二增长曲线。
数转智改加速渗透。面对制造业呈现出“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智能主导、服务增值”的新趋势,新乡县突出以数字化转型为牵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全县共建设省级智能工厂、智能车间12家,心连心集团积极探索化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探索建设的农业服务大数据平台,通过土壤数据、农技服务、作物数据、市场服务、业务服务等五大数据平台的互联互通,将终端用户、经销商、技术人员、农化专家等有效链接在一起,制作出全国首份动态土壤数据地图,为科学精准施肥提供全链条一体化服务。威猛振动制定了5年智能制造规划,打造振动行业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傅里叶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中央处理系统+边缘处理系统”,运用“工艺仿真+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振动筛分行业全流程、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管理,打造高效、智能、精细的新制造模式,交付周期缩短40%、综合制造成本下降33%,满足客户个性定制化需求,创新“装备+平台+服务”发展新模式,威猛振动还创新数字化营销模式,构建电商直播矩阵,探索了一条工业品互联网营销的新路径,“小萌”一半以上的客户来自网络。
企业雁阵支撑有力。企业是县域制造业发展的主体,新乡县重视推动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一方面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实施大企业集团培育行动、头雁企业培育计划,完善“1236+N”大企业培育体系,制订出台《新乡县“登顶太行”企业上市五年倍增行动实施方案》,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3家,共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河南省制造业头雁企业2家,上市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家,支持龙头企业向前沿技术、高端产品升级,为中小企业让出发展空间,引导企业向集成型、服务型、链主型、平台型等升级,培育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如威猛振动在焊接机器人领域并不想成为全球最大焊接机器人生产商,而是要打造全球最大的焊接服务提供商。另一方面,加快中小微企业和初创型企业培育,完善企业梯队培育体系,封头和振动两个优势产业领域,大多数企业都来自地方国有企业的人才溢出,不断涌现的创业企业促进了良性竞争,增加了行业活力,为特色产业优势提升持续注入新动能。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
聚力优势产业锻长板。一个地方只有拥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高辨识度产业,才能吸引集聚细分领域高端要素,形成领先优势,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新乡县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持之以恒把封头和振动两大特色产业作为地标产业打造,始终不渝把土生土长的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坚持把长板锻得更长、把优势产品做得更优,突破传统行业的天花板,打破传统业务的边界,不断提高产业辨识度,“中国封头之都”和“中国振动之都”产业名片全国影响力持续提升,实施精准导向的产业支持政策,引导企业根据科技进步和需求变化加大研发投入、开发迭代升级产品、开辟新赛道新领域,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老树发新芽、迈向中高端、进入关键环。
依托企业家群体促创新。企业家是创新创业的主体、产业升级的引擎,新乡县大力营造尊重企业家的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家深耕细分赛道、引领行业发展,新乡县形成了一个勇于创新、敢于破圈的优秀本土企业家群体。心连心依托大数据平台探索终端智能农户服务模式,加快向农业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威猛振动探索创景驱动发展模式,将复频筛产品的应用场景从传统行业拓展至电力、焦化、垃圾处理等新场景,另辟蹊径开辟了大件焊接机器人新品类,探索工业品直播模式,高服筛分聚焦精细筛分领域,研发出国内首套新型超精细气流筛分机,开创了旋振筛、超声筛等多项新产品。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场景创新、品类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等领域的探索,都来源于企业家的大胆创新试错,心连心的刘兴旭、威猛振动的王思民、高服筛分的贺占胥等一批优秀本土企业家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细分赛道持续深耕,在“一米宽”的领域做到“千米深”,坚守工匠精神,不搞盲目多元化。
搭建高层次平台链资源。新乡县坚持开放带动战略,探索“高端展会+优势产业”协同发展模式,通过搭建高层次开放平台引导企业链接域外科创资源和高端要素,把行业展会作为创新合作、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导流平台。近年来,新乡县连续承办中国封头成形技术研讨会暨中国锻压协会封头成形分会第九届代表大会、中原农谷首届振动机械产业博览会等,吸引高端要素、高端项目集聚,如中原农谷首届振动机械产业博览会就吸引了国内100余家振动机械企业参展,举办了“振动之都”数智赋能暨绿色发展技术研讨会,34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达172亿元,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的大项目成功签约落地。
优化营商环境聚生态。新乡县树立大抓营商环境鲜明导向,制定《新乡县优化营商环境十四条措施》,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坚持“围墙外的事情由政府负责,围墙内的事情由企业负责”,成立工作专班,派驻首席服务员,对企业进行“贴心式”“保姆式”服务,打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营商环境,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同时,推进行业协会真正发挥作用,2022年4月新乡县封头行业协会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服务和协调作用,针对“需求痛点”,在主材钢板集采、会员企业“协同作战、发挥特长、资源互补”方面下功夫,引导龙头企业向高端进军,推进上中下游企业合作,已经成为政府和封头企业之间的桥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纽带。2023年8月,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振动机械分会落地,从引领、保护、助推和规范四个方面为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推动振动机械产业再上新台阶,共同打造高品质产业生态。
新乡县经验对县域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把培育地标性产业作为主攻点。县域产业发展要立足实际,对自身优势进行再审视再聚焦,培育壮大地标性优势产业,不能好高骛远的谋划脱离本地实际的所谓“高精尖”产业,更应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引导企业深耕优势赛道,融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向高端产品、系统集成、综合服务拓展,向新兴产业、新兴赛道领域延链,提升县域产业根植性和辨识度,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
把激发企业家精神作为关键点。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深耕细分领域的本土企业家是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在各地调研中发现,陷入困境的往往是机会主义严重、盲目多元扩张的企业,而专注自身领域、深耕细分赛道的“专精特新”企业大多数保持稳定发展。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说到底都是企业家创新试错的过程,应鼓励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深耕细分领域,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赛道,形成新质生产力。
把深化数字化转型作为发力点。数字化转型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成为重塑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县域制造业发展必须要搭上数字化快车,支持企业“数转智改”“上云上平台”,鼓励广大中小企业导入“小快轻准”的数字化转型方案,提高数字化转型效率,利用数字技术和平台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把优化营商软环境作为支撑点。对于我省县域经济来说,伴随着近年来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和“百城提质”工程实施,县域发展硬环境都在提升,而现在企业发展对环境的要求更多是软环境,包括产业配套体系、政府服务效能、政策执行效率、公共服务质量以及生态环境等,这就倒逼县域在优化软环境上加力,提升县域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
调研:高书印 赵西三 刘玉梅 李定宇 赵振杰 贺新
执笔:赵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