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小巨人”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河南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全力以赴拼经济

发布时间:2023-10-13 浏览量:1795

今年以来,河南省把重点项目聚焦于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河南省共有370多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00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涵盖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分级培育 跟踪服务

近日,在位于河南省汝州经济开发区幸福大道的河南中智包装有限公司仓库外,工人们正在加紧将打包好的成品包装箱装车后运往郑州、焦作等供货地。“这几年许多企业经营发展困难,但对我们来说影响微乎其微,现在每天订单依然供不应求,这批货是两天前下单的,从下单到交货只要3天时间。”该公司行政部经理胡跃东告诉记者。

河南中智包装有限公司为何能订单不断,稳步向前?这得益于专精特新带来的政策红利。2021年年初,河南中智包装有限公司打算加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专精特新让中智公司感受到了该政策带来的好处。“作为2021年度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我们企业的银行授信额度提高了,贷款利率降低了,当年7月银行成功放贷750万元,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胡跃东说。

专精特新政策带来的变化,也让润灵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睿超感同身受:“去年,我们公司刚被评为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有好几家银行主动联系表达了放贷意愿,以前贷款要托人找关系,现在银行主动上门给我们钱。”

据了解,为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汝州市工信局多措并举,解决企业在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线上、线下多举措宣传,覆盖全市中小企业,确保宣传到位;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分级培育,积极培育优质“种子企业”;加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动态管理,纳入种子企业库,并对库中的中小企业进行监测、指导和跟踪服务。

截至目前,汝州市共有13家工业企业成功入选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入选企业数量和申报通过率均居平顶山市各县市区第1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为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发放贷款6.09亿元。

■■补链强链 创新赋能

今年4月21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百强榜出炉,河南省4家企业上榜,其中郑州高新区占3席;5月4日,2023年度第一批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出炉,郑州高新区共有70家企业入围。

在秋乐种业郑州种子加工中心生产车间,玉米种子加工设备正忙碌运转,一袋袋刚从自动生产线上下来的玉米种子被灵巧的机器人抓起码垛。“这是我们根据订单生产的郑黄糯2号。用它种出来的玉米由于支链淀粉含量高,一般专门用于生产玉米淀粉。”该加工中心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秋乐种业公司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拥有完整的研发体系和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自主培育的玉米品种秋乐368、秋乐618、豫研1501等一批优质新品种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2022年12月7日,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北交所,成为河南育种行业第一股。今年2月16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河南驰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登陆北交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我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首先要做到足够专业,其次在‘深’和‘透’的基础上做创新。”驰诚股份董事长徐卫锋表示。

作为郑州高新区本土成长起来的优秀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行业赛道中,驰诚股份先后被认定为郑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河南省专精特新优质中小企业,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去年,驰诚股份拥有6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36项、外观设计专利14项,并已取得软件著作权98项。

郑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红军在南方考察时,曾这样对客商介绍:“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领头羊,更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目前,郑州高新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已呈现出高密度区、高转化率、高附加值的发展态势。

■■深耕细作 深研专攻

近年来,河南省长垣市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特色突出、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优势地位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我公司整体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经营管理和成长性等各项指标均高于重点‘小巨人’企业认证标准。企业自主研发的无人值守起重机因其专业化程度高,补齐了环境相对恶劣区域起重机作业短板。”河南巨人起重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钊蓬说,下一步,巨人公司将实施智能制造,将分散的加工设备进行综合集成,通过流水线按节拍生产,达到智能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降低成本的目的,实现企业活动可知、可视和可控,促进企业与市场深度交融,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发展潜能。

“我市计划到‘十四五’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达到5家以上,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模式,打造一批在技术、市场、产品、管理等方面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体。”长垣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专精特新企业具有‘小领域、大市场,小体量、大能量,小切口、大风口’的特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长垣市政协副主席江军为此建议,作为企业要走好“专”“精”“特”“新”之路。“专”就要“专”出深度,聚焦专业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围绕产业链自主可控深研专攻,以“破题”的精神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精”就要“精”出高度,聚焦精细、精品、精致,努力做强品牌、打造标杆,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特”就要“特”出力度,做出特色、做出标准,切实做到人无我有、独一无二,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冲击力和控制力。“新”就要“新”出速度,在科技创新上以快制快,做到“新一筹、快半步”,注重技术储备,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本报记者 王有强 通讯员 刘小申)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3年10月13日 第06版:民营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