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一粒种子的使命 ——中原农谷蹲点报道之四

发布时间:2023-10-07 浏览量:435

 □本报记者 赵振杰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丙宇 刘亚鑫

9月30日,一场秋雨过后,中原农谷核心区——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的广袤田野间,微风轻拂,凉意阵阵。

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试验田里,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种专家鲁海华正在查看玉米长势。“组合性状不错,抵抗锈病的能力也强,接下来可以重点选育。”玉米即将收获,鲁海华也定下了今后的品种选育方向。

一粒玉米种子,从数万份育种材料中脱颖而出,有的甚至需要10年以上。“看起来相似的种子,各自携带的基因有可能千差万别,只有通过不断种植选育,才能甄选出优良基因加以利用。”鲁海华说。

和其他育种专家一样,鲁海华真正懂得种子的价值和力量,育种20多年来,他执着于“更高产、更抗病”基因,选育出的玉米新品种“秋乐368”,目前已成为黄淮海地区玉米主推品种之一,自2017年审定以来,累计推广面积3000多万亩。

小小的一粒种子,牵动人心,孕育希望。鲁海华所在的秋乐种业,是河南种业第一股,如今更是乘着中原农谷建设的东风,持续加强农业与科技的融合,造好种子这个农业“芯片”。

几天前,秋乐种业春播玉米新品种集中展示活动在平原示范区举行,丰产、抗病、耐密、广适等不同类型的22个玉米新品种集中亮相,种子行业的专家、企业家云集于此,寻找丰产性、抗病性优良的新品种。

中原农谷处于黄淮海平原的核心区和“南北分界过渡带”,是我国南北物种交叉种植和繁育的良好试验场所。去年以来,借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等平台,秋乐种业加强技术、人才的协同,大力推进分子辅助育种,实现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相结合,育种效率更高、更精准。

扶企业就是扶种业,企业振兴就是种业振兴。

去年,省政府印发《中原农谷发展规划(2022—2035年)》,要求各地要加快布局建设种业重大创新平台,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当家品种,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集群,计划在2025年建成国内一流的种业创新平台,培育1家全国十强的种业企业并实现上市。计划到2035年,打造千亿级种业和粮食产业集群,农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达30家以上。

如今在中原农谷,种业创新平台和育种企业不断发展、汇聚、合作。先正达、中农发、牧原、登海先锋等知名种业企业,以及中粮、正大、首农、五得利等粮食加工企业纷纷在此建起育种和生产基地。

目前,中原农谷已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0家,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441亿元,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来源:《河南日报》2023年10月06日 第02版: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