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的“中国道路”——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看中国发展的新动力系统(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6-05-24 浏览量:1506
    (一)装满创新动能的列车,总能穿越漫长幽暗的隧道,把历史带入一片崭新的世界。
    这是一个科技大爆炸的时代。今年2月,在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整整一百年后,人类终于倾听到13亿光年外的宇宙的心跳;不久之前,当“阿尔法围棋”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世界冠军李世石时,人工智能彻底走出了遥不可及的童话世界。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人类自出现在地球上起,就开始了探索大自然、适应大自然和改造大自然的征程。在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交互变迁的史诗里,科学技术从朴素认知走向系统求证,并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指引着社会进步的方向。
    重视科技的历史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说:“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当科技和产业相遇,思维的藩篱被打破,一个新的时代随之来临。从铁路延伸到电力革命,从石油世纪到汽车时代,从计算机问世到互联网普及,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引发一次次新的创新创业浪潮,带来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巨变,国家力量也由此发生兴衰演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向世界郑重宣告,“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创新从未像今天一样深入人心、影响世界。
    美国经济学家德隆的研究表明,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过去250万年间,“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过去250年——也就是0.01%的时间里创造的”。德隆话音未落,工业4.0、再工业化的呼声率先在欧美响起——当网络与移动在一起、智能和制造在一起,人类经济社会将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转型。
    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上升的螺旋。在过去10年的新一个螺旋里,强国们集体吹响了向创新进军的冲锋号。从2009年到2011年,再到2015年,美国先后在三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中,从国家发展战略上重视创新,从国家发展路径上强化创新;2010年,欧盟通过《欧洲2020战略》,致力于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联合体;2009年,日本发布《数字日本创新计划》,逐步进入科学技术立国与战略调整阶段。此时的中国,是继续追赶,还是超越引领,成为一个全球瞩目的时代命题。
    10年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当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10年后的今天,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新和发展愈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刚刚公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进一步提出,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
    基辛格博士在其著作《世界秩序》中说,“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审视当下,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必须让创新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新路径。
    战略科学是最大的效益,战略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让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我国“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重大发展战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三步走”目标,中国正在全面提升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领者和重要规则制定的参与者。
    
    (三)成功者不一定拥有最多机会,但一定善于把握机会。在转型与变革交织的时代,创新成为中国“找寻”与“探索”现代化路径的必然选择。
    二三百年前,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同时,我们却在推行陈腐的八股文会试制度;一百年前,日本在明治维新造就的环境里飞速发展,我们有心效仿却只落得“菜市口喋血”的下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落伍者。新中国的诞生,让中国人的梦想有了一个清晰的“时间表”:用1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发展就是硬道理,在不断追赶的进程中,我们演绎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故事。欧美发达国家用了将近300年,才使10亿人进入工业社会;而把13亿人带入工业社会,中国仅用了60年。不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辩证的色彩。
    2013年,著名的“雾霾一月”,数百万平方公里国土在霾中若隐若现,6亿人在严重污染中呼吸和生活。经济学上有一条著名的曲线,叫做库兹涅茨曲线。这条倒“U”形曲线讲述的,是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无一例外遭遇的一段困境:经济越发展,污染越严重。而今的中国,正攀爬在这条曲线陡峭的上升区间。
    把握中国的现在,创造中国的未来。当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只有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才能开辟发展的新空间。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的“六大转变”,也正是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义。
    美国《外交》双月刊最近刊文称,“中国经济力量的前景不太取决于国民生产总值何时超越美国,而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在制造和销售高附加值产品和高科技产品方面的进步。”而今,当西方国家在“新平庸时代”经济复苏步履蹒跚时,作为世界经济版图的变革者,中国必须肩负起构建更有活力的经济体系的重任。
    2015年12月11日,英国物理学会新闻网站《物理世界》公布了年度十大突破,中国科学家潘建伟院士、陆朝阳教授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名列榜首。而在科学理论突破的基础上,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将于今年年底建成,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即将发射。
    30多年前,我们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恢弘巨幕;30多年后,我们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战略,迈出了现代化进程的坚实步伐。虽然GDP崇拜短时间还难驱散,虽然重速度轻效益的现象还会存在,但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创新将注定不再成为我国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喀琉斯之踵”。
    
    (四)在世界东方耸起的这个经济增长极,正逐渐凭借着创新的思维改变着未来发展的格局。
    也许,后来者比我们更能估量,2016年春夏之交时,光启在以色列推出3亿美元全球基金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人不是奔波于世界各地去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是凭借手中资本成为全球顶尖创新资源的发现者和培育者。光启这家诞生于深圳的新生科技企业巨头,在中国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展示出了不甘寂寞的决心和魄力。
    近年来,中国在世界经济最困难的时刻,承担了拉动增长的重任。2009年到201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以上。目前,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巨大。美国《世界邮报》曾经断言: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有潜在影响。
    18、19世纪,英、法、德等国崛起,人口是千万级的;20世纪,美、日等国崛起,人口是上亿级的;21世纪,中国的崛起,人口是10亿级的。英国作家乔纳森·沃茨《当十亿中国人跳起来》一书,在讲述中国不可思议的发展之路时,也表达了一种担心:“跳起来”的中国究竟会“拯救人类”,还是会“让地球偏离轨道”?确实,如此巨大的体量与规模,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式,会对世界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现代化清脆的呼喊声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中国毅然决然地展开了一场系统性变革。坚持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我国出台了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管理改革的方案,政府不再直接管理科技项目;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尊重创新创造的价值,从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到印发《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再到近日发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我国意在砸碎“国有资产流失”的锁链,让创业者有其田,让创新者有其权;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最大限度地用好全球创新资源,我国印发《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落实国家人才战略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
    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就像“两个轮子”,带动着这列“东方快车”飞驰向前。国际舆论种种不同的观察与分析显示,“十三五”开局之年,在世界经济越发无力的背景下,中国承载了更多的希冀;当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有意思的是,外媒一边警告“中国或许正在陷入危机”,一边又用非常清醒的态度提醒盟友:只哀叹中国经济的减速、看不见中国在创新上表现出的巨大潜力恐怕是很危险的。
    别低估了中国的创新潜力。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旗下的商业及经济“智库”——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去年末推出的一项长达132页的研究报告称,“中国的创新能力远胜于世界的估计,甚至在一些领域已经达到引领全球的水平。”
    
    (五)连接过去、现在、未来,把创新融入血液和骨髓。一批“创业新生代”的崛起,引领着中国去参与世界竞争。
    5月13日,滴滴出行宣布获得苹果公司1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再一次唱响了“共享经济”的时代强音;4月底,蚂蚁金服B轮融资45亿美元,在“互联网+”大潮中创造了全球互联网行业单笔私募融资的新纪录。当它们以250亿美元、600亿美元估值震撼全球时,这两家正在渗入人们生活的企业其实不过成立了四年和两年时间。
    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在业界被称为“独角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独角兽”成为了欧美国家的专利。站在世界的维度上、以历史的视角审视未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趁势而起,成为中国扭转局势、战略布局的“最佳窗口期”。
    在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里,政府推行“权力清单”,意在把任性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打通简政放权的“堵点”“痛点”,意在让企业和百姓从改革中得到“获得感”。一“管”一“放”,刮骨疗毒,中国正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
    “美国真正应该害怕中国什么?”在结束了中关村的采访后,《华盛顿邮报》记者这样写道,“新一代年轻人的创业,才是中国未来的真正优势所在。”不为了头顶的光环而创业,不为了单纯的赚钱而创业,当传统孵化器还以盖了多少楼为指标来衡量时,一批年轻人不比孵化面积多少,不比房租收入多少,在众创空间等里以新服务建起一批帮助创业者的“梦工厂”。
    人们通常认为“工作是为了活着”,而新一代创业者认为“活着是为了工作”。2010年,41岁的雷军创办了小米科技。此前,他已经卖掉了一家公司,上市了一家公司,投资了十几家公司。在别人看来,雷军早已功成名就。但他做完这些后反而更加迷茫。雷军18岁时看了一本名为《硅谷之火》的书,他的梦想是创办一家世界一流的企业。23年后,财务自由的雷军选择了重新创业。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看到了,从创立到实现100亿销售额小米用了不到3年时间。
    当创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大学生等90后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构成了新时代的“创业新四军”。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写道,“这个时代是属于中国创业者的时代,它正带来中国悠久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时期。”
    梁启超曾把中国历史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但在那个饱受屈辱的时代,“世界之中国”只是被迫纳入了西方开创的体系。如今以同样的视野审视,“世界之中国”,我们要解决13亿人吃饱肚子的问题,也要向人类全体有所贡献。
    勇立在世界科技创新的潮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正是中国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的宣言书。一如英国学者克里斯·布拉莫尔所说,“转型之路标志着中国引领世界时代的真正开始。”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