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新乡:用好人才第一资源 激活创新第一动力

发布时间:2024-09-09 浏览量:1431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近年来,新乡市锚定省委“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围绕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构建“1+2+N”的“一体两翼”人才工作整体框架,把人才“引育留用”作为产业兴市的战略工程来抓,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初步营造了尊才爱才的用人单位小气候和聚才用才的全域创新大生态,有效激活了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有力撬动了新乡创新引领、开放崛起、进位升级。

梯次化部署、特色化引育,人才工作勇开新局   

新乡市坚持将引才育才放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位置,全面把握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内在规律,推动政策、资源、力量向人才倾斜。

聚焦国家战略靶向引才。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新乡市集中优势资源,把重大战略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内引外联170余名专家人才,投身县域经济发展主战场,长垣市跃升为全国百强县,原阳县入选全国预制菜十大基地。选派50余名博士、专家下沉沿黄四县(市、区),点对点开展生态保护和产业指导。集聚7000余名各类人才,积极投身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河南双创蓝皮书(2023)》显示,新乡创新能力稳居全省前三。

紧扣中原农谷开放聚才。围绕中原农谷重大战略机遇,集全市之力,聚八方之才,累计延揽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农业领域领军人才27名,博士以上农业专家人才390余名,汇聚49支由院士或战略科学家领衔的科研团队入驻中原农谷。打造了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等10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和44个省级研发平台,构建了全省科技创新大格局“三足鼎立”的豫北高地。通过打造高能级平台、匹配精准化政策、培育原创性成果,加快种业关键技术攻关和重点品种研发,打造现代农业种谷、现代农业智谷。

立足产业兴市专业用才。围绕既有产业基础和加速形成的“542”现代产业体系,布局人才链、创新链,放大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的互促效应,不断提升人才与产业的适配度。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氢能储能、基因工程等传统、新兴和未来产业领域,大力度选才、多维度育才、专业化用才,推动2000多名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活跃在产业发展第一线。仅在长垣市,起重装备、医疗耗材等主导产业中,就有10余万名专业人才。

前瞻性谋划、系统性集成,人才体系加速构建

高质量人才工作需要一体化人才体系来引领、特色化人才政策来撬动、全周期人才服务来支撑。新乡市进一步拓宽引才“绿色通道”,创新推行“全职+挂职+柔性”引才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一揽子政策支持。

引育留用并重,迭代升级人才政策。新乡市持续跟进先进地区、先进经验,迭代升级“新乡英才”行动计划,形成了“1+N”人才政策体系。即以《新乡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工作加快人才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引领,以《新乡市引进人才留新创新创业若干政策》《新乡市重点企业引进人才工作方案》等若干政策为支撑,从平台建设、项目启动、创业场地、购房补贴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青年英才、高技能人才提供全链条、多维度共10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人才政策更加完善,人才效应更加突显。

政校院企协同,打造人才集聚平台。新乡市有12所高校(校区)、4所国家级科研院所,在校大学生和科研人才28万人,数量位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新乡市积极用好这一丰厚科教资源联合育才,持续推动政校院企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项目共建。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26家、院士工作站5家,建成省级中试基地5家、省级产研院4家。今年以来,累计延揽各类人才16376人,驻新高校毕业生留新率不断攀升,真正实现了学在新乡、留在新乡、创业新乡,叫响了“人来新乡‘才’有为”。

四责五方联动,统筹落实人才待遇。新乡市坚持提质效、优服务、聚合力,确保各项人才政策待遇落实落细。在荣誉表彰上,强化对专家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评选9批共280名市管优秀专家,推荐32名省管优秀专家。在奖励奖补上,对731名高层次人才发放奖补资金,推动人才在科研攻关、产业发展方面创新突破。在学习培训上,以专题学习研讨拓宽视野、提升素养,今年以来举办3期全市专家人才培训班,5场企业家专题座谈会。在组织关怀上,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和优秀专家人文关怀制度,市级领导定期走访慰问省市优秀专家,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市管优秀专家生活补贴和健康体检。

大力度举措、多维度提升,人才生态持续优化

新乡市坚持党管人才,压实压紧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市直部门协同配合、县级政府衔接落实、用人单位履行主体的责任体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合力。

坚持点线面融合,推进人才发展全方位。一是聚焦创新平台,打造高端人才聚合点。围绕中原农谷、生物医药等创新平台,在平原示范区建设“中原农谷产业园”,在新乡高新区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依托市人才集团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实施“一项目一方案”。二是聚焦主导产业,延伸人才培育供给线。聚焦“542”现代产业体系,紧盯企业需求,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协力创新平台、公共研发平台、校企合作平台、一站式服务平台。三是聚焦服务效能,拓展人才政策覆盖面。建立人才优先保障机制,围绕高质量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加大资金和力量投入力度,让各类人才应享尽享政策红利。

着眼现代化建设,实现人才引育高质量。围绕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实施人才“强新计划”。一是实施“校地人才”交流计划,实现高校与地方合理流动。每年互派20名高校优秀人才和地方优秀人才,到一线挂职任职,到高校进修深造。二是实施“学子留新”倍增计划,实现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对留新率高的院校给予专项资金奖励,确保“十四五”末驻新高校毕业生留新率达到30%。三是实施“校企学研”合作计划,实现高校与企业赋能共赢。建立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打造“入学即入岗、专业即产业、毕业即就业”的校企深度合作新模式。四是实施“企业名家”培育计划,实现人才与事业相互成就。制订企业名家三年培育计划,每年组织100名重点企业负责人开展高层次培训,以企业家队伍的健康成长拓展城市的发展上限。

提供特色化服务,营造人才发展新生态。以特色服务、一流生态打造人才新高地。在协作上,建立高校人才“服务站”,加强校地联系,实现校企互通。在载体上,筹建新乡人才“服务云”,整合资源、集纳数据,市县一体、统一载体,研发数字化、立体化人才工作新平台,接入百万量级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全面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在推介上,打造人才宣传“全媒体”,构建“组织平台+主流媒体+高校院所+用人企业”相贯通的全媒体宣传新格局,实施全方位、一体化宣传推介,为新乡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氛围。(李卫东)

( 来源:《河南日报》2024年09月08日 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