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新乡 创新成就“常新之城”(创新河南 创出新彩)

发布时间:2023-09-07 浏览量:1300

p46_b

国家生物育种中心。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片

p40_b

p48_b

中原农谷展厅。

“省委将创新驱动战略放在‘十大战略’之首,树立了在全省大抓创新的鲜明导向。新乡市要紧紧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坚定走好创新‘华山一条路’,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政策链‘五链’耦合,打造多元共生、协同发展、开放包容、活力四射的‘创新图景’,努力在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上彰显新作为。”

——新乡市委书记 李卫东

□本报记者 赵振杰 代娟 本报通讯员 魏然 宋光莉

银金达功能性聚酯薄膜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全球前三,卫华集团自主研发的起重机防摇摆精确自动定位技术世界首创;

“百农607”和“新麦58”小麦新品种单个交易额均突破千万元,河南师范大学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实验室实现新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国产新冠特效药“阿兹夫定”在新乡诞生,测量珠峰“身高”的探测雷达、为全球导航的北斗三号收官之星、探索宇宙太空的火箭等,均有来自新乡的贡献……

以新为名、因新出彩的新乡,一次次吸引外界关注的目光!在全面推进“十大战略”进程中,新乡充分发挥驻新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锻平台、强主体、优生态,入围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各项创新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初步构建了“高校即实验室、城市即孵化器、企业即创新场”的创新发展格局。

培育一流创新主体

传统工业生产中让人头疼的二氧化碳,在心连心“摇身一变”,成了碳酸饮料中的灵魂气体、餐桌上营造氛围的干冰,甚至是电子芯片的清洗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产品和企业的‘生命力’。”心连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兴旭说。半个多世纪以来,心连心不断向创新要效益,从当年的县营化肥厂发展至中国500强,并不断强链、延链、补链,向高附加值精细化工品延伸。

企业发展,唯“新”不破。新乡市各类企业将创新摆在首要位置,成果不断出新出彩,产品服务获得广泛认可,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

树皮、竹子也能做成衣服?国家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通过科技创新,从棉麻、树木、竹子、麦秆等日常可见的植物植株中提取纤维素,造出了丝滑的绿色纤维,成为高端面膜、家纺、服装的重要原料。

位于新乡县的河南威猛振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用“数智”赋能振动筛产业发展,原本为提升振动筛生产线智能化而自主研发的工业焊接机器人“小萌”,也成为公司炙手可热的新产品。

今年8月,省科技厅对2023年度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拟支持项目进行公示,新乡市成功争取19项,总量居全省第三位。

新乡市注重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新乡市上市企业达1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居全省第二位,高新技术企业居全省第三位,90多个产品的产能、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同行业排名前五位。

打造一流创新平台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作为粮食大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农业要振兴,种业必振兴。

去年4月,省政府印发《“中原农谷”建设方案》,决定聚合农、科、教、企等各类资源,在新乡打造“产学研”“育繁推”综合体,推动我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一年多来,新乡市围绕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目标,在1612平方公里范围内规划中原农谷“一核三区”发展布局,倾力打造全生态、全周期现代农业。

目前,中原农谷建设已搭起“四梁八柱”,“头部”创新资源逐渐集聚。以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平原实验室“两中心三实验室”为依托的科研框架已经形成,先正达夏玉米研发中心、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正在进行新品种选育。神农种业实验室育成的小麦品种“郑麦379”“郑麦1860”和花生品种“豫花37号”入选农业农村部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

“中原农谷不仅是‘谷’的概念,也是‘城’的概念,不仅姓‘农’,也姓‘工’,也姓‘科’;不仅有科创资源的汇聚,还有产业的集群集聚,未来将形成‘一谷一城一产业集群’的新格局。”新乡市委书记李卫东说,中原农谷作为新乡市含金量最高的“金字招牌”,已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创新平台是集聚专业技术、人才和资本等创新资源的“强磁场”。新乡依托丰富的科教资源,建好各类科研平台,深入实施资金、项目、平台、人才、土地等资源的一体化配置。目前,全市各类研发平台1617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709家、1210家,位居全省前列。

探索一流创新模式

看到软件上的土壤墒情提示,获嘉县种粮大户李喜亮轻点几下手机,几公里外,喷灌设备就出水了,200亩玉米被轻松灌溉。

像李喜亮家的承包田一样,目前新乡已有100万亩农田装上了“智慧大脑”,更多的农民体验到了农业种植的高效便捷。截至目前,新乡市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586.7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5.8%,建成比例位居全省前列。

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的高标准农田是高产稳产的关键。但建设投资大、后期管护难等问题普遍存在。去年以来,新乡市探索“财政投入+专项债”筹资,政策性贷款模式融资,与国企合作建设,由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资管护等为主要内容的“投融建管运”五位一体模式,有效破解了投资难、还款难、建设难、管护难、运营难,蹚出一条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长效运行的“新乡路径”。

这种“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模式,得益于该市探索建立的现代农业发展“四方两园”模式。去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和北大荒农业服务集团、新乡国资集团、辉县市政府达成合作协议,集中力量打造中原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园和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探索集产研融合、订单生产、转化应用于一体的“四方两园”合作新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技术与装备支撑。

在新乡,模式的创新也在催生着成果出新,发展破局。

推进“长封一体化”,新乡市探索了一条强县带弱县、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协同发展路子;新乡投资集团与卫辉市创新灾后重建合作方式,探索市级平台主导、政策银行支持、地方资源匹配、央企出资的“四方合作”新模式,开创了市县联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路径。

点睛之笔

“黑科技”扎堆中原农谷

“智慧大脑”帮农户轻松种田

□本报记者 赵振杰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亚伟

两年前,承包了上千亩地的薛伟波浇地还要缠水带,光雇人就是一大笔支出。现在,他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可以查看土壤墒情,甚至不用操心,就能实现水肥自动配比喷灌。

9月2日,记者走进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师寨镇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感受到满满“科技范”。

田间似都市,种地也智能。让薛伟波卸下浇地焦虑的,是各类自动化的喷灌设备,更关键的,还有分布在田间像灯杆一样的物件儿——农业物联网数据传感集成杆。

在城市里,我们都见过5G智慧合杆,在新型灯杆的基础上挂载5G微站传感器、路灯、摄像头、红绿灯、广播、一键报警、充电桩等智能终端,而农业物联网数据传感集成杆就是用智慧交通枢纽的概念来做智慧农业,把“大脑”放到地里。

“集成杆最厉害的地方是它可以‘独立思考’。”河南数智谷科技集团相关负责人李楠森介绍,农业物联网数据传感集成杆装配了TBQ传感器、NB-IOT通信模组、数智芯IOT-SOC智能通信模组、智能边缘计算网卡等设备,能够随时帮农户作出决策。

当农业物联网数据传感集成杆监测到地里面墒情不足需要浇水时,它直接通过数据传输协议给附近的喷灌设备发出浇水指令,甚至说哪一片地需要单独浇水,都会给无人机画出精准的作业路径。

除了“独立思考”,数据精准也是自动化的关键。新乡市气象局业务科副科长李彤霄指着占地1平方米左右的ZY1700型宇宙射线区域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说,它可以根据近地表宇宙射线快中子强度与土壤含水量呈反比原理,无污染连续检测土壤墒情。此外还有虫情、苗情等多台监测设备,提供精准数据。

如今,中原农谷数智中心建成了5G+智慧农业云平台,包含智能灌溉、植保监测等10多个子系统,是“城市管理中心”;扎堆在田间的农业物联网数据传感集成杆、固定式喷灌设施、昆虫雷达、宇宙射线区域土壤水分监测仪等提供农作物检测、水肥一体灌溉、收获等自动化的“成长全过程服务”。

自动化程度高了,投入成本少了,一项项“黑科技”为农所用,让种地变得越来越轻松,薛伟波信心满满,今年准备扩种到2700亩地。

创新高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

中原农谷(核心区)

声音

向创新要未来

□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海本禄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新乡市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驻新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锻平台、强主体、优生态,顺利入围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各项创新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新乡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居全省第二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也位居全省前列。在创新平台打造方面,全市创新平台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中原农谷以“两中心三实验室”为依托的科研框架已经形成,河南师范大学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实验室实现新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通过积极推进职务成果权属改革,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加速了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这些亮眼成绩生动诠释了“新乡常新”。

新乡的创新指标虽已稳居河南省第一方阵,但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与短板。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例,新乡全市拥有高企数量709家。虽然这个指标在过去两三年内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新乡的差距仍十分明显。整体而言,新乡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

科技赢得未来,创新未有穷期。新乡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应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发力。首先,新乡市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出更有力的企业研发奖补政策,让重视创新投入的企业得实惠。其次,新乡市要从平台、人才、产业、环境等方面集聚创新要素,实现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打造全域、全社会、全行业的“大创新”体系。再次,新乡市要进一步构建“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企业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开展技术攻关。最后,新乡市要打造差异化的创新底色,推进中原农谷“四大中心、两个示范区”建设,打造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来源:《河南日报》2023年09月07日 第T13版: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