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新乡市举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
岳绍琪 新乡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
宋光旭 新乡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 亮 新乡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志海 新乡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主持人:
韩升阳 市委宣传部外宣办(新闻办)主任
时间:2023年8月29日9:00
主持人 韩升阳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新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新乡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主要介绍我市劳动力市场监管、人才流动便利度、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指数、创新创业活跃度、开办企业、知识产权、市场监管等总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新乡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岳绍琪先生;
新乡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光旭先生;
新乡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亮先生;
新乡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海先生。
下面,首先请岳绍琪先生介绍新乡市劳动力市场监管、人才流动便利度有关情况。
岳绍琪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市人社局各项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下面,我代表市人社局就劳动力市场监管、人才流动便利度等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工作进行发布。
一、取得的工作成绩
(一)创新服务举措,社保政策不断落实。一是掌上办理更加高效。2022年以来,新乡社保网上办、掌上办业务量达到66万余件。参保单位可登录河南省社会保障网上服务平台,办理企业参保登记、参保单位人员增减、失业保险待遇申领等业务;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可通过“河南社保”App、“豫事办”App等手机应用办理失业待遇申领、跨省社保业务转移等业务;待遇领取人员可通过“支付宝”“河南社保微信公众号”实现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等。二是便民服务网点更加便捷。依托银行网点布局广、基础设施好等优势,探索“社保+银行”合作模式,截至目前,已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商行等8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便民服务合作网点总数量达127家,受理业务范围涵盖362项社保业务。三是各类惠企政策不断落地。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免申即享”,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执行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为全市参保单位减负1.98亿元;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即申即享”,2022年全市333家参保企业缓缴2亿余元;全面落实养老金调整政策,为29.24万企业退休人员和7.2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全市每月增发养老金4500万元。
(二)贯彻人才强市战略,人才高地成效初显。一是积极参加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组织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等500余家参加主场招聘、项目对接洽谈、省外专场招聘等活动,签约各类人才6.8万人,落地人才合作项目156个,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二是开展特色招聘活动。在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分别举办师范类、卫生类、农业类专场招聘会,凸显行业特色。三是积极开展青年英才补贴认定。全市申报青年英才399人,惠及企业43家,经测算,每年发放补贴688.8万元,吸引各类人才在新乡兴业发展、乐业安居。
(三)加强博士后平台建设,招引服务更加完善。一是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平台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位居全省第三),另有13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二是大力实施博士后招引培育“双提”行动。推动国家第104批“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团新乡行”活动在我市启动,12家高校、科研院所的14位博士后参加活动。三是奖励扶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对新建的6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各奖励10万元,对获得省人社厅、省博管办综合考核优秀的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奖励5万元,向博士后出站留新(来新)工作的博士后发放奖励经费40万元。
(四)提升调解仲裁质效,劳动关系更加和谐。会同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化裁审衔接机制建设,每年召开裁审衔接联席会,合力化解矛盾纠纷;选树15家硬件基础良好、业务流程规范、专业能力突出、服务水平较高的金牌调解组织,提升调解仲裁能力。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全市仲裁机构共立案受理并办结案件2086起,结案率100%,调解率89.2%,居全省第四,超额完成省厅、市政府规定目标。
二、工作中的创新举措
(一)打造“智慧就业服务大厅”为公共就业服务赋能增效。适应互联网信息发展趋势,打造“智慧就业服务大厅”。一是推动线上平台建设。发挥河南就业网上服务系统“一张网”优势,推行在线申请、在线受理、不见面审批;开通新乡就业网,设置政策解读、求职用工服务、零工市场等模块,将驻新高校毕业生信息录入系统,供用工企业双向选择;上线新乡公共就业微信公众号,设置招聘专区和直播送岗模块,每周组织举办直播招聘服务活动。二是推动线下平台建设。在大厅设置人工服务台、自主取号机和智能自助办理机,在智慧就业服务大厅1楼设置零工微市场,及时发布更新短工、零工、兼职及自由职业等各类需求信息,免费提供充电、热水、WiFi等服务。三是推动服务制度建设。设立综合服务台,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及不熟悉网络操作流程的人员提供业务咨询和帮办、代办等服务,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领导带班窗口,专门解决“疑难杂症”问题及需要多窗口协调的业务,着力满足办事群众需求。
(二)实现流动人员档案“跨省通办”。2022年6月通过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向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人才中心办理档案转出,该项业务为全省第一件线上跨省档案转出业务。2022年以来线上办理档案查询、档案转出、开具商调函等业务74601人次。
(三)职业技能培训带动技能人才增收晋级。在全省人社系统“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月月评”会议上,市人社局多次作典型发言。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徒制培训在全省排名第四。
三、服务承诺
各项业务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工作人员一次性告知业务办理有关事项和需要补充的具体材料,并当面告知当事人有关注意事项和风险防范措施。向当事人提供申请范本并给予书写指导,当事人书写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工作人员记入笔录,并由劳动者签字或者盖章确认。对不属于人社部门受理的业务,告知企业和群众到有关部门反映,必要时帮助劳动者和企业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
主持人 韩升阳
感谢岳局长全面详实的介绍。接下来,请宋光旭先生介绍新乡市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指数有关情况。
宋光旭
新闻界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工信局向一直关心和支持工信领域发展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工信局锚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指数指标晋位升级目标,立足工作职能、强化责任担当,在2021年度省测评中得分居全省第二名,带动新乡市的一级指标包容性普惠创新取得全省第七名的成绩。下面,我就2022年以来工作开展有关情况,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一、强化政策支持,在“准”字上下功夫
新乡市印发出台《千亿集群培育实施意见》《深化产业链招商实施方案》等政策,引导产业集群集聚、上下游链式发展;出台《“牧野英才2.0”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博士后工作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实施方案》等文件,培育、引进产业急需人才;印发《大力支持产业研究院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申报2022年度新乡市重大科技专项的通知》等文件,强化技术研发攻关,2022年共实施市重大科技专项17项;下发《开发区标准体系及基准值(试行)的通知》《开发区选址和四至边界划定工作的通知》,为全市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空间保障;出台《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意见》《金融助万企制造业融资提升专项行动计划》等政策,运用财政、金融等手段,提振制造业企业实施项目的信心。
二、强化科技创新,在“强”字上找支撑
围绕新乡市重点产业链培育,征集技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市级重大科技项目。2022年17个市重大科技专项,分布于6个重点产业集群,通过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瓶颈突破,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围绕生物医药产业组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2023年2月,华兰疫苗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吸附破伤风疫苗先后取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药品注册证书》。
三、强化能级提升,在“补”字上做文章
针对产业链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印发出台《重点产业细分领域支持政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方案》《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出让实施方案》等支持政策,推动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19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居全省第三位;150家企业入选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居全省第二位;11家企业入选河南省制造业头雁企业,居全省第三位;长垣市门桥式起重机械产业集群入选2022年度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9.728亿,居全省第一位。2023年,原阳县预制菜产业基地入选2023十大预制菜产业基地,全省唯一。
四、强化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在“需”字上找定位
全面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先后获批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2家、省级5家,数量分居全省第三位、第四位。2022年以来,聚焦数字赋能、知识产权等领域,发布服务需求、服务产品971项,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定制专属服务包224项,累计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5家,实现服务全覆盖。其中创新成果转化36项,高校、科研院所合作31项,新申请专利3018项,上云企业33家,数字化改造企业30家,工业设计赋能产品43项,管理咨询诊断解决方案214项,培训79场次,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3项,助力企业品牌软实力升级58项,有力助推了我市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强化数字化转型,在“用”字上找突破
制定《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工作方案》《推进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与中国信通院、通信学会开展战略合作,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2022年以来,累计培育省级大数据相关试点示范25项,新乡市入选河南省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试点城市;新乡化纤入选2022年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泰隆电力获评工信部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项目;卫华起重入选河南省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入选2023年省级智能工厂(车间)企业14家,居全省第四位;19个项目获2023年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资金规模居全省第二位;豫北转向入选2021年度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六、强化交流合作,在“联”字上找融通
充分利用省进出口企业服务平台、新乡市产销对接联盟、“产销、产融、产学研、用工”四项对接机制等平台渠道,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销对接活动平台,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推进供需合作。2022年以来,全市工信、商务领域共向全市1300多家企业发布产销供求信息,主办、承办、组织参加各类产销对接、展会、推介等活动200余场次。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持续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盯营商环境目标任务,对标对表先进地市经验做法,以更大力度夯实“稳”的基础,以更高质量积蓄“进”的动能,以更高标准构建“强”的支撑,以更实举措打造“优”的保障,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为建设现代化新乡提供更为有力支撑。
我先介绍这些,不到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主持人 韩升阳
感谢宋局长的详实介绍。接下来,请李亮先生介绍新乡市创新创业活跃度有关情况。
李亮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首先,我代表新乡市科学技术局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科技工作的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聚焦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需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我局荣获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单位,我局牵头的“创新创业活跃度”指标,在2021年度省级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第3位。下面就2022年以来我们在“创新创业活跃度”指标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成效,向大家做以介绍。
一、强化创新主体培育,不断壮大科技型企业集群
一是强化科技型企业培育。完善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和高企倍增计划,创新龙头企业树标引领行动。建立培育库,定向精准培育。就高企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开展辅导培训30余场次,培训企业2000家次,推动企业“应入尽入、应评尽评”。支持创新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强化各类创新创业孵化载体企业培育功能,帮助科技型小微企业加速成长。
二是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我们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帮扶台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促进有研发机构、有研发人员、有研发经费、有产学研合作“四有”企业建设,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活动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落实企业研发费用补助政策,争取省级资金3697万元,分配至市本级的有1601万元。
三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我市已经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乡分赛。今年,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新乡分赛经过广泛宣传和精心组织,报名参赛和晋级项目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参赛水平整体也较往年有了较大提升。经过多轮角逐,在省赛中,荣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1个。
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709家,位居全省第三,其中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11家,“瞪羚”企业32家,本年度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60家,首批12家河南省创新联合体中,我市获批两家。共建设35家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16家。
二、加快科技载体平台布局,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一是推动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出实施高能级平台建设工程,支持河师大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平原实验室争创河南省实验室。经全力争创,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实现我市全国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平原实验室已融入河南省实验室建设体系。目前,我市拥有省新型研发机构总量居全省第二,省级重点实验室、省中试基地数量居全省第三,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量居全省第四,全市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达1617家。
二是推动“中原农谷”正式挂牌省级农高区。今年,“中原农谷”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功获批,为我省首家省级农高区,享受国家农高区的各项政策。我局抢抓“中原农谷”建设机遇,辅导“中原农谷”内农业科研单位、创新型企业谋划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原学者工作站、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组织企业进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申报高企、创新龙头企业等,今年,中原农谷核心区已申报各领域企业17家。
三是持续推进自创区先行先试。立足自创区主责主业,积极探索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路径,拓展发展空间,夯实发展基础;全面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构筑企业创新积分评价体系,精准识别各类后备企业30家、挖掘创新平台19个,引进中原银行、中信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接入评价体系,为企业提供各类科技融资服务,已为36家企业授信4.57亿元。
三、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一是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去年,我市针对科研人员科技成果因无支持政策不敢转,无权益保障不想转,无转化路径转不出等难题,出台了确权赋权、收益分配、创新创业等“八条政策”。一年多来,我们以河师大、新乡医学院、中电科22所等10家驻新高校、国企为试点,全面征集成熟度较高的科研成果,建立成果转化“白名单”和推进台账,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及时兑付奖补资金,促成更多科研成果在新转移转化。
二是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平台。持续擦亮高博会名片。连续五年成功举办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实现成果转化、技术转移1000余项。不断加大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国内知名院校、顶尖科研院所建立了常态化的科技交流合作机制。探索出“四方两园”模式,打造产业融合、园区建设、订单生产、转化应用于一体的可复制推广的“新乡模式”。
三是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活力。推动各在新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的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运作流程规范化,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增速、科技成果价值增值、高校科研院所增收。河南科技学院的“百农607”和市农科院的“新麦58”小麦新品种已实现成果转化,单个交易额均突破千万元。今年以来,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44.08亿元,同比增加46.1%。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进一步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为新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希望各位媒体朋友继续关注、支持科技工作。谢谢大家!
主持人 韩升阳
感谢李局长的详实介绍。接下来,请王志海先生介绍新乡市企业指标、知识产权指标和市场监管指标有关情况。
王志海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六最”营商环境目标,攻坚破阻,创新争先,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同时我局作为全市19家牵头单位之一,负责开办企业指标、知识产权指标和市场监管指标等三个一级指标,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办企业指标工作情况
2022年以来,开办企业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以下成绩:
1、在全省率先推出开办企业免费“吧”(八)服务。即营业执照免费领取、企业印章免费赠送、税务UKey免费发放、银行开户免费办理、企业注销免费公告、办理结果免费邮寄、电子营业执照免费领、电子印章免费下载等8项免费服务,每户企业最高可享受近3000元福利,仅实体印章一项,就为市本级新开办企业节约成本70多万元。
2、在全省率先推出市场监管领域“证照联办”全覆盖改革。印发《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深化市场监管领域证照联办全覆盖改革的实施意见》,形成“市县联动、共同推进”机制,有效解决“办照容易办证难”问题。我市该项改革入选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3、在全省创新推出全市企业档案市内迁移极速办服务。通过优化全市企业档案市内迁移工作流程,将全市企业迁移原来涉及的“迁入申请、迁出登记、迁入登记、变更登记”4个环节整合为“市场主体迁移登记、变更登记”2个环节,办理流程压缩了50%,办理时限缩短了95%以上,真正实现“零材料、零跑腿、一地办、急速达”的新突破。该项改革入选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4、“企业开办+N项服务”走在全省前列。被省市场监管局明确为“企业开办+水电气暖网”试点城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开办企业+供电报装,稳妥推进水气暖网与开办企业业务衔接。
5、电子营业执照与电子印章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经积极争取,我市去年成功被省数字办确定为开展电子营业执照试用工作试点城市,在全省首批上线“电子营业执照地方频道-新乡专区”,制定了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及跨部门应用解决方案,上线了电子营业执照与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平台,为全市近60万户市场主体免费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推动向社会公开发布《新乡市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办”清单》,实现我市在493项市级政务服务事项中所需营业执照(含复印件)可由电子营业执照代替,同时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与新乡政务服务网、工改、不动产、公积金、信用管理等平台对接,实现营业执照免证即办,随用随调。
二、知识产权指标工作情况
2022年以来,知识产权工作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完善政策体系机制,总结提炼11个工作亮点,取得以下成绩:
1、多项指标全省领先。截至2023年6月底,我市商标有效注册量95189件,全省排名保持在第一方阵。2022年,我市专利授权量12452件,有效发明专利4554件,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38件,位居全省第4位。
2、质押融资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底,我市专利质押融资金额为9.728亿,位居全省第一,占全省融资额的四分之一。
3、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突出。在2021年度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绩效考核中,我市考核成绩41名,在2022年的全国考核中位居29名,蝉联全省第一名。在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绩效考核中,连续两年排名第二。同时我市在全国34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考核中位列18名,成绩显著。
三、市场监管指标情况
市场监管指标通过一系列举措,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同时持续加大工作力度。
1、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推进联合监管。为进一步提高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面,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调整充实了成员单位,市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最初的26个增加到了32个,实现了市场监管领域部门全覆盖。2022年,在省级双随机监管平台建立并开展抽查计划的涉及30个市直部门,比2021年度增加了6个部门。
2、完善“一单两库”,夯实监管工作基础。联席会议办公室认真总结了近年来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经验,从规范化的角度入手,制定了全市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进一步规范了抽查流程、工作要求等。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在省级平台上对“一单两库”适时进行了动态调整,据统计,全市各部门在平台共录入抽查事项2265项,建立检查对象库2633个,建立执法人员库2044个,部门联合执法人员库444个,市直各部门在平台共录入抽查事项385项,建立检查对象库422个,建立执法人员库278个,部门联合执法人员库91个,为开展抽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在《新乡市市场监管领域政府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新政办﹝2021﹞1号)的基础上,结合各成员单位工作实际和职责调整,在充分征求各成员单位意见后,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新乡市市场监管领域政府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022版)》(新政办﹝2022﹞79号),清单共涉及29个市直部门、212项随机抽查事项。
3、强化信息归集,有序推进分类监管。2022年以来,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系统,及时归集市场监管系统企业登记注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抽查检查等信息,为信用风险分类提供了数据支撑。截止到2022年底,全市各级市场监管等部门已累计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归集公示各类市场主体信息130余万,为开展分类监管、精准监管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有力支撑。
主持人 韩升阳
感谢王局长的详实介绍。接下来,欢迎记者朋友进行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代表的新闻单位。下面开始提问。
河南日报
岳局长您好,我是河南日报记者。能否介绍一下我市落实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情况,另外,在缓缴期间如果职工需要办理退休或转移等手续时会不会受影响?谢谢。
岳绍琪
感谢您的提问。关于第一个问题,根据缓缴社保费政策规定,2022年,在原执行的“5+17”个行业基础上,我们将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和对象进一步扩大至我市行政区域内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及各类社会组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缓缴实施期限到2022年12月31日,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缓缴实施期限到2023年5月31日,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2022年,我市落实缓缴社会保险费惠企政策,实行“即申即享”,全市有333家参保企业申请缓缴三项社保费合计2亿余元,按照规定,以上企业均可在2023年底前采取分期或逐月等方式补缴缓缴的社会保险费,补缴期间免收滞纳金,进一步帮助盘活企业流转资金,促进企业生产发展。
关于第二个问题,在缓缴期内,如果因职工转移、退休、死亡等情况下,社保机构会及时办理个人补费业务,推送税务部门,待税务部门征收后计入个人账户,确保职工享受社会保险权益不受影响。
新乡日报
岳局长您好,我是新乡日报记者。请问劳动仲裁有没有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维权提供一些便利服务?谢谢。
岳绍琪
感谢您的提问。有的。有的。首先是为农民工、工伤职工、“三期”女职工等劳动弱势群体专门开通绿色通道,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处置,靠前服务,2022年以来共有328人通过绿色通道快速有效地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依托调解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站,积极帮助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弱势群体申请法律援助。简化办案程序,“快立、快审、快裁”缩短办案期限。共为60多人提供法律援助。
顶端新闻
宋局长您好,顶端新闻记者提问。持续推进地方营商环境的优化,可以说“万人助万企”活动是服务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一个有效的服务平台,为持续深入推进我市“万人助万企”活动,下一步有什么具体措施或打算?谢谢。
宋光旭
感谢您的提问。自2021年6月全省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建机制、强措施,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5109个,问题解决率100%,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万人助万企”活动优秀集体。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市企业服务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从以下五个方面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服务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点面结合”抓好活动开展。聚焦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把重点放在重点产业链骨干企业和关键节点企业上,开展好常态化帮扶行动;聚焦包联市场主体,加快推广“万人助万企”明白卡,以“二维码”形式公布各级问题反映渠道和国家、省、市各级政策获取渠道,实现7000余家包联市场主体全覆盖,助力企业轻松实现问题“码”上填报,政策“码”上知晓。二是“不打折扣”抓好政策落实。充分发挥惠企政策宣讲团作用,围绕企业关心、关注的各级各类惠企政策,针对性开展“政策赋能 同新益企”惠企政策进县区、进园区、进企业活动,扩大政策知晓面、覆盖面;坚决贯彻落实各级各类惠企政策,推动企业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三是“精准高效”抓好四项对接。坚持“不求大、不求全,只求成效”的原则,盯紧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企业,精准组织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围绕优质中小企业,用好智慧金融服务平台,“点对点”高效组织产融对接;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开展产学研深度对接;积极组织开展招工“春风行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金秋招聘月等活动,深化校企用工合作,灵活组织用工对接。四是“一企一策”抓好问题办理。以“政企面对面”座谈会、“企业家活动日”等为平台,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围绕重点产业链,定期组织开展交流活动,收集、研究、处理企业存在的个性问题以及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对长期推进缓慢的问题,市企服办将及时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办进行督办;对重点、难点问题,由市级领导主持召开协调会,及时化解。五是“千方百计”抓好氛围营造。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全市工作大局的理念,及时挖掘、总结“万人助万企”活动成效,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氛围,让各类市场主体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更好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大河报
宋局长您好,大河报记者提问。近日我关注到,新乡市2023年共争取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1.52亿元。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该项资金的相关情况,以及企业如何去申报这些资金吗?谢谢。
宋光旭
感谢您的提问。河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是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效发挥财政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而设立的专项资金。我市2021年64个项目共争取资金支持8710万元,2022年70个项目共争取资金支持1.15亿元,2023年87个项目共争取资金支持1.52亿元,项目数量和资金规模均居全省第二位,实现了“三连涨”。三年共计3.54亿元专项资金的成功争取,为新乡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该资金涵盖新技术改造类、产业技术创新类、头雁企业类、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类、国家级奖项定额奖励类、中小企业类和重点事项类等七大类共十七条,从技术改造、“机器换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方面支持企业发展。
目前该项资金的申报主体是在我市域内注册设立、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类制造业企业及中小企业服务、工业互联网等相关平台,具体申报通知及要求我们将根据省通知以文件、手机报、“新乡工信”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及时进行发布(一般时间为每年的8月底、9月初)。有申报意向企业可具体咨询各县(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专管部门或新乡市工信局规划与产业政策科(电话:0373-3696837)。谢谢!
河南广播电视台
李局长您好,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技术合同登记是高质量发展及营商环境考核的重要指标,请问科技局在技术合同登记工作中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李亮
感谢您的提问!2023年上半年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35.16亿元,同比增幅100%。市科技局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通过政策拉动、培训推动、服务带动等措施,推进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我市企业技术交易的积极性。对办理技术合同登记一站式告知,简化技术合同登记点工作流程,通过政务服务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等向社会发布,让办事群众对技术合同的申报条件、申报程序、申报材料、优惠政策,一看便知、一问便明、一查便懂。认真落实“零跑腿”,“只跑一次腿”,“你不跑我来跑”的实际举措,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服务程序,提高服务效能,让企业少跑腿、不跑腿,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规范高效、便利贴心服务,进一步激发企业开展研发投入的热情。
平原晚报
李局长您好,平原晚报记者提问。听说河南省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非常难获批,既然我市拥有这样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如何才能保障他们发挥作用呢?谢谢。
李亮
感谢您的提问。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组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实现重大原始创新、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凝聚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创新合作的科技创新基地。河南省实验室是国家实验室的预备队和我省各类创新平台的先锋队,目前,我省仅有14家河南省实验室。除了我们的平原实验室,其余主要集中在郑州市。这些实验室是我省乃至全国相关领域组织科研攻关的排头兵,可以说是各类研发平台中的皇冠。
为切实支持这两家实验室切实发挥作用,就要给科学家们松绑,充分赋予科学家们自主权。我们在这些实验室中开展改革试点和先行先试,实施科研项目“PI”制管理,也就是首席科学家制,让项目负责人在经费使用、人员配置、路线决定等方面自己说了算,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好钢用在刀刃上。
河南日报农村版
王局长您好,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提问。现在办理营业执照比较方便快捷,但是办理经营许可证还比较困难,市场监管部门如何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的问题?谢谢。
王志海
感谢您的提问。新乡市针对“办照容易办证难”现象,市场监管部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推动解决:
一是牵头我市“证照分离”改革。推动我市526项改革事项全覆盖实施,实现了全市范围、全部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两个全覆盖”、清单之外无审批。改革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种方式,紧扣市场主体需求,破解办事难题。
二是推行“证照联办”。将市场监管领域12项“准营”许可、备案事项纳入“证照联办”改革实施范围。实施“一次告知、统一窗口收件、内部并联审批、集中反馈送达”,实现减少环节、缩短审批时限。
三是推行“企业开办+N项服务”。在全省率先组建开办企业服务专区,将税务、刻章、社保医保公积金和银行开户纳入专区,专人专岗,专区内各业务协同审批,形成“企业开办一窗办、涉企业务联合办、专业业务专人办”的企业开办大服务模式。
同时,在行政审批领域深入实施信用承诺制度,简化企业生产经营审批和条件;推行“三集中、三到位、两分离”改革,优化外贸外资企业经营环境等多个方面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的问题。
河南法制报
王局长您好,河南法制报记者提问。市场监管局是如何提升我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方便企业咨询了解知识产权方面的政策服务事项的呢?谢谢。
王志海
感谢您的提问。一是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平台项目涉及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管理、人才培养等全链条政策文件,咨询服务、流程及相关知识内容。能全方位了解知识产权方面的体系建设。实现了一网通。
二是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了一窗通办,有全方位的窗口服务,包括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申请综合咨询窗口,预审窗口,质押融资窗口,维权调解窗口,商标专利检索窗口等系列服务区,方便企业现场咨询服务。
三是培育省级,市级公共服务网点四家,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
四是公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并实现动态管理,让企业充分了解我市的公共服务事项。
五是培育四家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包括国家级新能源汽车配件运营中心,工学院,医学院,河师大三家高校运营中心),方便企业知识产权转移转化。
主持人 韩升阳
谢谢各位发布人!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们还有其他关注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与市人社局等相关发布单位联系,进一步进行采访了解。
媒体朋友们,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后召开全市企业座谈会、优化营商环境会议、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等进行部署,密集出台了土地、财税、人才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在此,希望各新闻媒体关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持续宣传好亮点工作、优秀案例和感人故事,全面展示好“百日攻坚”活动的实际成效,把宣传力转化为打造最优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潜力的精神动力,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新乡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再见!
(来源:新乡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