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读懂两会,读懂中国科技发展的逻辑
■倪思洁
春的气息,伴随着昂扬的时代旋律,浓了。似锦繁花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人们说,读懂两会,就读懂了中国。读懂两会,也能读懂中国科技发展的逻辑和思路。
关于“如何发展”,无外乎回答四个问题:为什么做、做什么、谁来做、怎样做。中国科技发展的这四个问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都能找到答案。
为什么发展科技?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五年,我国收获了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红利,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更加突出。
科技创新要做什么?今年,与会代表委员有一些关注和热议的焦点,如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数字经济、专精特新等。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过去五年,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7万多家”,这些都直观地反映出我国科技创新的几个关键着力点。
谁来实现科技创新?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政府工作报告又一次明确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成为我国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关键主体,而这也是新型举国体制的又一重要体现。
怎样推动科技发展?政府工作报告用了一句看似简单的话加以概括:“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这句话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延续,可以预期,科技政策将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协调配合、共同发力,推动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
从今年全国两会可以看出,我国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从方针目标到工作内容,从责任主体到改革方向,都已完备。可以明确的是,科技创新之于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将进一步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领域发挥重要的主体作用,科技体制改革的视野也将具有更高站位。
这样的顶层设计,已经从各行各业的生动实践中延伸出众多新鲜且接地气的诠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型号总设计师唐长红委员感慨:“作为一名航空科技工作者,我深深体会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是当祖国需要时,想用就有,想干就能。”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单增海代表说:“我投身这个行业将近30年,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就是要摒弃幻想,走出一条自强之路。”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到每位科研人员身上、每个科研机构身上时,我们不仅需要久久为功的长远眼光与战略谋划,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责任感、紧迫感与使命感。让我们一起,奔赴这场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