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科普知识:“没有特效药,我们就对新冠肺炎束手无策了”是谣言

发布时间:2022-08-18 浏览量:2166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不管是医务人员、药学科研工作者还是患者,都在期待“特效药”的出现。但是没有特效药,我们就无法治疗新冠肺炎了吗?如何科学地看待“特效药”呢?下面简单给大家做个科普。

特效药并没有那么多

特效药指对某种疾病有特殊疗效的药物。人们总希望存在这样一种药物,用上能够立竿见影,使患者康复,达到根治疾病的效果。如果以这个标准,当代医学开发出的特效药的药物可能并没有人们期待中那么多。近期开发并能称之为“特效药”的,可能只有吉利德公司开发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的索非布韦等系列药物,对特定类型的丙肝治愈率可接近100%(该药物的发明者因此获得了2016年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大奖)。

然而这样的情况并不总会出现。美国的药品监管部门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在美国上市的所有药物,平均下来仅对50%到70%的人群有效;而治疗癌症和阿尔兹海默症的药物,平均有效性更低,仅有25%和30%。这个有效还是指对疾病的治疗有一些积极的作用,而远远谈不上“根治”或“治愈”疾病。

没有特效药,仍有治疗方法

对于大部分疾病,人们并没有发现“特效药”,没有特效药并不代表我们就没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例如感冒,虽然能通过接种疫苗的方法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并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药物,通常会采取对症治疗,即给予缓解流涕、喷嚏、咳嗽、头疼等不适症状为主的药物,同时要求患者注意休息,增强抵抗力。如果症状轻微,甚至不需要这些感冒药,仅仅依靠人们自身的免疫力就能康复。

人们通过对某类疾病的深入研究,可以掌握一些通用的治疗手段,虽然不能保证绝对有效,但一般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在经过对这类疾病用药规律的长期探索之后,用药剂量和副作用已经明确,使用起来也相对安全。

例如人们在与病毒性感染类疾病长期对抗的过程中,了解到人体自身是使用干扰素来对抗病毒的。那么在这次新冠肺炎治疗中,就加入了干扰素治疗。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各个版本都将其列在最前,可以说是“首选办法”。各种临床试验研究中,药物疗效的比较对象也是干扰素治疗,因此干扰素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为有效药物。

新的特效药还在路上

特效药和有效药,谁更是我们期待的选择呢?特效药对疾病非常有效,我们一旦掌握,就可以“兵不血刃”地将疾病消灭,比如索非布韦之于丙型肝炎。但是,研发这样的药,哪怕科学家熬得了数十年寒窗苦,也不见得就能守得到铁树开花。

按照药物开发的平均周期来看,一个新药从实验室研究到上市,最终广泛用到患者身上,一般需要10到15年以上,最快也得2到3年。这对于“来势汹汹”的传染病,特别是新型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来说,研发新药往往是来不及的。

然而,有效药物通用的治疗方法是我们对抗某类疾病长期的积累之下获得的较为安全的通用手段,虽说并不那么精准,但是也能将敌人杀个“丢盔弃甲”,再通过人体自身已有的免疫力,将疾病的“残军”消灭,对疾病也经常可以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特效药其实也和普通药品一样,是有副作用的,使用时应该注意药物的剂量、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等问题,不可掉以轻心。在没有通过广泛的人体试验确证疗效之前,更不可盲目相信新的“特效药”。

结语

没有特效药并不可怕,新型病毒也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我们坚持对疾病和有效药物的研究,获得规律性的治疗手段,即便没有特效药,也能在新型疾病面前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为击败疾病打下基础。

 

辟谣专家:溪云 博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复核专家:高柳滨 研究馆员、信息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来源:科普中国出品)新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乡市科学技术局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