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中华民族的创新基因(人民网)
王光谦:全国政协常委、青海大学校长
王怀超: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副教育长
迟福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张震宇: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科技厅厅长
创新是发展的钥匙。中国古训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9个字道尽创新的强烈愿望。在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国家层面讲,如何激发潜在的创新动能,已是关乎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的号召,到此次中央建议将“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已可见一斑。
从号召到行动,从理念到实践,我们需要跨越怎样的障碍?该如何营造一个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愿奔涌而出的良好氛围?几位全国政协委员有话说。
我国发展方式转变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形成历史交汇
问:如何评价把“创新”放在五大发展理念首位的理论深意?
张震宇:这是推动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国际看,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重大颠覆性创新不时出现,创新的水平广泛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的速度、结构和动力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传统要素供求关系,以及生态环境等外部约束都日益紧张,依靠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空间变小,同时,引进国外先进关键技术的难度和成本也在加大,与国内要素结合形成发展驱动力有所减弱。
必须通过技术、制度、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引导创新要素和传统要素重新组合,实现发展动力依靠要素驱动转为依靠创新驱动,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迟福林:五中全会凸显了“创新”的牵引作用,“创新”也将贯穿“十三五”整个时期和各个领域。
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一个重要的背景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正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成历史交汇。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机遇,加快形成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新格局,我国有望到2020年初步完成从“工业2.0”向“工业3.0”的升级,并奠定“工业4.0”的重要基础。这样,我们不仅能走出一条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路径,还能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赢得先机,为迈向高收入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创新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现阶段经济转型的新趋势、新结构、新动力初见端倪,迫切需要理论创新来支撑和引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也是一个转型改革的大国,亟须通过改革构建新的制度架构,这就需要制度创新;无论是“工业3.0”,还是“工业4.0”,都有赖于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通过科技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此外,创新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需要形成激励竞争的大环境,这就需要把文化创新摆在突出位置。
改革就是制度和体制的创新,创新又需要改革来激发活力
问:如何理解改革与创新的关系?在您看来,实现创新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王怀超:创新首要的是理论创新,没有理论创新,其他创新则无从谈起。说到底,理论创新是一种思想革命,是灵魂深处的一种革命,是认识和理念的脱胎换骨。因此,必须有一种彻底唯物主义者大无畏的气魄,让思想冲破各种内在的和外在的牢笼,让人们的思想从僵化的、过时的、陈旧的、错误的观念束缚下解放出来。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的社会转型期,就是需要这样的精神状态。其实,改革,说到底是制度和体制创新,就是要扬弃旧制度,创造新制度。经济改革说到底是经济制度创新,政治改革说到底是政治制度的创新。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创造一种新的政治经济制度,代替旧的政治经济制度。这就需要有一种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革命精神,否则改革就无从谈起。
张震宇:创新是为了解决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而没有改革的持续推进,就不会有创新。改革和创新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但二者还有一些不同。改革是对过去的变革,更强调“破”,其本质体现在量变的过程中;而创新是对过去的更新改造,侧重于“立”,其本质体现在质变和结果上。就当前我国的现状来看,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可以说,改革是基础和根本,而创新要立足于改革的需要,两者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
迟福林:改革创新一脉相承,力推创新驱动,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全面激发市场的活力、社会的活力、政府的活力,进一步形成推动转型创新的合力和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我国经济发展目前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作用,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顽疾,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是有自由的创业创新环境
问:创新不能唾手可得,您认为我们目前创新环境还应如何优化? 万众创新蔚然成风,当前最关键的一环是什么?
王光谦:环境是创新萌芽和生长的土壤。国家政策的鼓励,专项资金的扶持,对创新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而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对创新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创新虽然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创新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新技术往往在婴儿时期是比不过成熟的老技术。但是只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一定能看到新技术无可限量的未来。如果整个社会和人文气氛都是只看眼前利益和短期效益,创新很难完成。只有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从“利益”转变成“益利”时,即不追求眼前利的回报,而是把长远的发展和益处放在首要考虑的地位时,就会为创新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力量和决定因素,当前最关键的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国拥有两千多万人的各类人才队伍。但我们仍然十分缺少创新人才。我们需要在创新的旗帜下,激发人才的热情,解放对人才的束缚,创造一切条件让各类人才在不断创新中得到自我实现。同时,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要积累创新所必备的知识,又不被书本条框禁锢,引导激发人的创新能力,竭力避免在教育过程中让青少年失去探索的兴趣。
迟福林: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就要从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出发,把创新的精神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实现各方面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从现实情况看,创新还面临多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需要通过改革破解制度障碍。例如,产学研脱节现象未得到根本解决。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0.77%,仅比2000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
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新机遇,关键因素就是要创造更良好的创新社会环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是有自由的创业创新环境。在营造自由创新创业环境上,非常重要的是全面实行负面清单,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工作效率,这样不仅支持创新创业,还可引进更多的创新创业。比如在商事登记改革制度基础上,探索实现企业自主登记制度,这将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吸引更多企业来创新创业。
王怀超:任何一次社会变革无不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往往决定着社会变革的深度。
就整体而言,我国社会科学界思想还不够解放,各种报章、杂志、书籍,充满回顾性、注释性、宣传性的东西,有很多低层次的重复,无病呻吟,自说自话。理论创新成果不多,原创性成果更少。理论创新的速度和成果远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实践需要。
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现状与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不相符合,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相距甚远。其突出问题是,全国社会科学界中青年学者较少,领军人才缺乏,有科研含量的学术论著少。鉴于此,必须迅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中青年学者的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氛围、机制和条件。花大力气造就一批社会科学界各学科的中青年理论家,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学术研究骨干,这是理论创新的当务之急。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迫切需要唤醒中华民族的创新基因
问:我们距离创新型国家还有多远?
张震宇:创新型国家是一种战略,也是一种期许。路还要一步步走,当前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仍存,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也需推进,我们必须明白一点,要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还是要通过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活力竞相迸发。
同时,强化创新的法制保障,培育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健全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的创新自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每个愿意创新的人都有机会和空间。到那时,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创新型社会,自然就有了一个创新型国家。
王光谦: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盛强大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基因。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到商鞅变法,中华民族从不欠缺创新精神与能力。我们迫切需要唤醒中华民族的创新基因。
技术是创新的原动力。每一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都会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阶层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技术创新包含两个特点:一是其必然性,二是其偶然性。技术创新必然性要求有目的、有步骤地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往往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必须放开技术壁垒,鼓励民间发明创新,让全民参与这场技术创新的变革中,既是技术创新的一种可能,又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创新的风气与氛围。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古代贤王刻在自己的澡盆上,激励自己勿忘时刻创新,自强不息。为了实现我们心中伟大的梦想,这句话也应刻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记者:刘维涛,来源人民网)
王怀超: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副教育长
迟福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张震宇: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科技厅厅长
创新是发展的钥匙。中国古训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9个字道尽创新的强烈愿望。在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国家层面讲,如何激发潜在的创新动能,已是关乎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的号召,到此次中央建议将“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已可见一斑。
从号召到行动,从理念到实践,我们需要跨越怎样的障碍?该如何营造一个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愿奔涌而出的良好氛围?几位全国政协委员有话说。
我国发展方式转变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形成历史交汇
问:如何评价把“创新”放在五大发展理念首位的理论深意?
张震宇:这是推动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国际看,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重大颠覆性创新不时出现,创新的水平广泛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的速度、结构和动力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传统要素供求关系,以及生态环境等外部约束都日益紧张,依靠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空间变小,同时,引进国外先进关键技术的难度和成本也在加大,与国内要素结合形成发展驱动力有所减弱。
必须通过技术、制度、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引导创新要素和传统要素重新组合,实现发展动力依靠要素驱动转为依靠创新驱动,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迟福林:五中全会凸显了“创新”的牵引作用,“创新”也将贯穿“十三五”整个时期和各个领域。
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一个重要的背景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正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成历史交汇。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机遇,加快形成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新格局,我国有望到2020年初步完成从“工业2.0”向“工业3.0”的升级,并奠定“工业4.0”的重要基础。这样,我们不仅能走出一条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路径,还能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赢得先机,为迈向高收入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创新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现阶段经济转型的新趋势、新结构、新动力初见端倪,迫切需要理论创新来支撑和引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也是一个转型改革的大国,亟须通过改革构建新的制度架构,这就需要制度创新;无论是“工业3.0”,还是“工业4.0”,都有赖于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通过科技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此外,创新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需要形成激励竞争的大环境,这就需要把文化创新摆在突出位置。
改革就是制度和体制的创新,创新又需要改革来激发活力
问:如何理解改革与创新的关系?在您看来,实现创新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王怀超:创新首要的是理论创新,没有理论创新,其他创新则无从谈起。说到底,理论创新是一种思想革命,是灵魂深处的一种革命,是认识和理念的脱胎换骨。因此,必须有一种彻底唯物主义者大无畏的气魄,让思想冲破各种内在的和外在的牢笼,让人们的思想从僵化的、过时的、陈旧的、错误的观念束缚下解放出来。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的社会转型期,就是需要这样的精神状态。其实,改革,说到底是制度和体制创新,就是要扬弃旧制度,创造新制度。经济改革说到底是经济制度创新,政治改革说到底是政治制度的创新。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创造一种新的政治经济制度,代替旧的政治经济制度。这就需要有一种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革命精神,否则改革就无从谈起。
张震宇:创新是为了解决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而没有改革的持续推进,就不会有创新。改革和创新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但二者还有一些不同。改革是对过去的变革,更强调“破”,其本质体现在量变的过程中;而创新是对过去的更新改造,侧重于“立”,其本质体现在质变和结果上。就当前我国的现状来看,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可以说,改革是基础和根本,而创新要立足于改革的需要,两者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
迟福林:改革创新一脉相承,力推创新驱动,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全面激发市场的活力、社会的活力、政府的活力,进一步形成推动转型创新的合力和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我国经济发展目前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作用,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顽疾,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是有自由的创业创新环境
问:创新不能唾手可得,您认为我们目前创新环境还应如何优化? 万众创新蔚然成风,当前最关键的一环是什么?
王光谦:环境是创新萌芽和生长的土壤。国家政策的鼓励,专项资金的扶持,对创新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而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对创新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创新虽然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创新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新技术往往在婴儿时期是比不过成熟的老技术。但是只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一定能看到新技术无可限量的未来。如果整个社会和人文气氛都是只看眼前利益和短期效益,创新很难完成。只有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从“利益”转变成“益利”时,即不追求眼前利的回报,而是把长远的发展和益处放在首要考虑的地位时,就会为创新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力量和决定因素,当前最关键的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国拥有两千多万人的各类人才队伍。但我们仍然十分缺少创新人才。我们需要在创新的旗帜下,激发人才的热情,解放对人才的束缚,创造一切条件让各类人才在不断创新中得到自我实现。同时,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要积累创新所必备的知识,又不被书本条框禁锢,引导激发人的创新能力,竭力避免在教育过程中让青少年失去探索的兴趣。
迟福林: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就要从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出发,把创新的精神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实现各方面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从现实情况看,创新还面临多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需要通过改革破解制度障碍。例如,产学研脱节现象未得到根本解决。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0.77%,仅比2000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
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新机遇,关键因素就是要创造更良好的创新社会环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是有自由的创业创新环境。在营造自由创新创业环境上,非常重要的是全面实行负面清单,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工作效率,这样不仅支持创新创业,还可引进更多的创新创业。比如在商事登记改革制度基础上,探索实现企业自主登记制度,这将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吸引更多企业来创新创业。
王怀超:任何一次社会变革无不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往往决定着社会变革的深度。
就整体而言,我国社会科学界思想还不够解放,各种报章、杂志、书籍,充满回顾性、注释性、宣传性的东西,有很多低层次的重复,无病呻吟,自说自话。理论创新成果不多,原创性成果更少。理论创新的速度和成果远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实践需要。
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现状与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不相符合,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相距甚远。其突出问题是,全国社会科学界中青年学者较少,领军人才缺乏,有科研含量的学术论著少。鉴于此,必须迅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中青年学者的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氛围、机制和条件。花大力气造就一批社会科学界各学科的中青年理论家,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学术研究骨干,这是理论创新的当务之急。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迫切需要唤醒中华民族的创新基因
问:我们距离创新型国家还有多远?
张震宇:创新型国家是一种战略,也是一种期许。路还要一步步走,当前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仍存,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也需推进,我们必须明白一点,要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还是要通过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活力竞相迸发。
同时,强化创新的法制保障,培育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健全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的创新自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每个愿意创新的人都有机会和空间。到那时,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创新型社会,自然就有了一个创新型国家。
王光谦: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盛强大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基因。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到商鞅变法,中华民族从不欠缺创新精神与能力。我们迫切需要唤醒中华民族的创新基因。
技术是创新的原动力。每一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都会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阶层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技术创新包含两个特点:一是其必然性,二是其偶然性。技术创新必然性要求有目的、有步骤地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往往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必须放开技术壁垒,鼓励民间发明创新,让全民参与这场技术创新的变革中,既是技术创新的一种可能,又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创新的风气与氛围。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古代贤王刻在自己的澡盆上,激励自己勿忘时刻创新,自强不息。为了实现我们心中伟大的梦想,这句话也应刻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记者:刘维涛,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