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研究】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发布时间:2025-04-28 浏览量:34

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阴和俊

党的二十大作出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专门部署。科技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以科技现代化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一、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科技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所在,事关科技强国建设的根本方向,决定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前途命运,确保我国科技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前进。

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才能永葆中央和国家机关作为政治机关的鲜明本色。科技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常学常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从政治高度深刻领会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实践要求,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转化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实际行动。

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八个坚持”的重要经验。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从理论到战略再到行动的完整体系,为推动我国科技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4年6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发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总动员,以“五个强大”赋予科技强国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确立了我国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部署了我国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加快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推动我国科技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深入落实新时期科技领导管理新体制新要求。党中央与时俱进调整完善科技领导体制,不断把党的领导政治优势转化为科技治理效能。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央科技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实现我国科技领导和管理体制系统性重构、整体性重塑,科技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方面统筹全面加强,科技创新治理效能明显提升。科技部整体承担着中央科技委办事机构职责,必须进一步转思想、转观念、转职能、转作风,强化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政策、抓监管、抓服务,切实发挥好协调抓总作用。

二、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打开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对科技体制改革进行战略谋划、作出顶层部署,接续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年)》。科技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进一步提升,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作为全球创新重要一极的影响力持续提升,正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加速转变,从全球科技参与者、贡献者向开拓者、引领者加速转变。

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组织实施机制更加完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凝练、组织实施、监督评价、成果应用、政策保障等全链条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聚焦战略必争领域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在5G通信、北斗导航、大飞机等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与重大科技攻关相适应的国家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逐步健全,使命导向的科研院所管理改革试点深入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组织模式不断优化,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培育壮大。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持续提升。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不断完善,建立健全“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的经费管理机制,完善科技监督和评估体系。开展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清理和规范,形成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全链条科技创新平台基地体系。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更加畅通。健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制度体系,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开展赋予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成果单列管理等改革试点。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动力进一步释放。落实强化知识价值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持续深化以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改革。学风作风建设深入推进。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加快构建,科研诚信建设不断加强,科学家精神进一步弘扬。新时期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总体布局初步形成。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成渝地区、武汉、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不断发挥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支点作用。支持各地方结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建设区域科技创新高地。

三、强化党建引领、勇担改革重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科技战略先导和根本支撑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科技体制改革。一是带头做到“两个维护”,增强从党和国家全局高度推进改革的政治自觉。持续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摆在首位、紧抓不放,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并贯彻到改革全过程各方面,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坚强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二是带头深化理论武装,夯实砥砺推进改革的思想根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健全和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引导党员干部将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贯通起来,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增强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创造性。三是带头夯实基层基础,锻造堪当改革重任的坚强战斗堡垒和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深化“四强”党支部创建,提升基层党建质量,以党建责任落实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任务落地。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坚持把优秀干部放到科技体制改革攻坚等重大任务中淬炼,提高党员干部谋划和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能力本领。四是带头正风肃纪反腐,营造推进改革的良好政治生态。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纠“四风”树新风,将防腐举措与改革措施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清障护航。

持续深化新时期科技体制改革。一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进一步强化各方面统筹,构建协同联动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优化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组织实施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二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三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和产学研融合用人机制,建立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四是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持续深化政府间科技合作,拓展民间交流渠道,不断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贡献中国科技方案和智慧。(作者为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部长)

(来源:《党建研究》202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