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三化”基石

发布时间:2011-12-30 浏览量:1056

        “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根本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辉县市委书记崔学勇对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按照这一思路,辉县市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每年协调贷款5000万元扶持畜牧业发展,同时创新经营机制,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

        近年来,辉县市紧紧抓住农民持续增收这个“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不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的同时,坚持工业化发展农业,以产业化服务农民,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打牢、夯实基石,为加快辉县市“三化”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辉县市共有用于无公害绿色食用菌和蔬菜生产的农业标准化生产车间和日光温室大棚1.8万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6万亩;生猪规模养殖户7950户,标准化养殖小区180个,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的养殖企业109家,年出栏150万头;以柴胡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达到5万亩;发展食用菌、养鸡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276个,入组农户1.4万户,比普通农户增收30%。辉县市冀屯镇大力发展食用菌大棚种植1万多座,年产鲜菇约20万吨,产值4亿元,食用菌合作社联手农户和市场,实现了产销两旺,有力地促进了该镇的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增强了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辉县市通过提供各项优惠政策,培育壮大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辉县市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等有效联结模式,大力培育米多奇、大北农、荣泰食品等“农”字号龙头企业。米多奇公司的馍片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雪米饼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二,占据了韩国大部分市场。荣泰食品公司生产加工的食用菌产品远销欧盟、中东等地区。新乡大北农集团,通过实施“公司+农户”的富民工程,使企业与农户直接联合,组建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联合体,让许许多多的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如今,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辉县市省级龙头企业达到3家,省级以上名牌8个,绿色食品认证4个,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400余家,年销售收入170亿元,从业人员8万多人。全市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发展到101家,带动种植基地35万亩,农户14.3万家。

        推动农业现代化,确保粮食安全是前提。辉县市在平原地区素有“豫北粮仓”之称,近年来,辉县市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强化科技的支撑作用,农业部门整合项目资源,农科企联手,抽调市、乡两级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广泛宣传,推行“订单农业”,以万亩示范方建设为核心,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大规模、大范围、高层次地整建制推进小麦高产创建工作,以优质麦为主的小麦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市优质麦面积占到了麦播面积的90%,良种繁育达到15万亩,逐步走上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轨道,辉县市被确定为河南省优质麦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2011年,辉县市粮食总产量达到5.4亿公斤,优质专用粮占85%,粮食生产连续8年实现增产丰收。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仅夯实了辉县市“三化”发展的基石,也让当地农民得到了实惠。2011年,辉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7372元,比上年增长11%,辉县市“三化”协调发展的脚步越走越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