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农矮抗58”入选我省“小麦新品种产业化研究与开发”重大科技专项

发布时间:2008-08-04 浏览量:4093

        为推动我省小麦生产新一轮品种更换和粮食科技丰产工程的实施,2008年,河南省科技厅设立了“小麦新品种产业化研究与开发”重大科技专项。7月28日,“小麦新品种产业化研究与开发”重大科技专项启动仪式在河南省人民大会堂举行。经严格评审,由驻我市高校――河南科技学院培育的百农矮抗58以及河南金粒鑫大地种业有限公司与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合作开发的郑麦366分别作为高产优质中筋品种、高产优质强筋品种入选。这两个品种,同时也是我市2007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点支持的项目。

        百农矮抗58由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茹振钢教授育成,矮秆抗倒,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是现有小麦品种推广面积增幅最快、发展势头最好的品种。郑麦366由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雷振生研究员育成,其综合农艺性状较好,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优质强筋一级标准,市场和产业化前景优势明显。“百农矮抗58”、“郑麦366”两个新品种的入选,在未来3年内将有望打造成河南乃至黄淮冬麦区的主导品种。

        通过该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将探明“百农矮抗58”生长发育、高产光合生理和品质形成、根系发育和水肥利用规律,抗逆抗病基因(抗冻性、耐热性、抗白粉病、抗条锈病等),矮秆抗倒基因的分子遗传特点及茎秆结构的材料力学特性,形成高产简化栽培的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及良种良法示范推广体系,加快小麦高产简化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与普及应用速度,实现该品种小面积攻关亩产700公斤,大面积生产应用亩产600公斤的产量目标,形成年推广面积省内超过1500万亩、省外超过1000万亩的种植规模,累计推广面积力争突破1亿亩,使之成为我省及黄淮南部麦区小麦产业化的主导品种。同时,将对“郑麦366”产业化开发的综合配套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进行研究和组装。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在河南建立“郑麦366”高标准原、良种繁育田10万亩以上,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示范基地50万亩以上,产业化辐射推广500万亩以上;形成“郑麦366”强筋优质高产高效配套生产技术规程和品质监测、鉴定以及收购检测指标体系,在示范区中得到应用;建成强筋优质小麦产业化开发模式,进行产品的中试及优质产品的试生产。

        据悉,该专项是我省迄今资助经费最多的农业科技项目。其中省拨专项经费为600万元,项目承担单位配套400万元。至2011年,我省将投入1000万元经费,支持这两个优良品种成为我省乃至黄淮麦区的主导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