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为世界淋巴瘤宣传日 淋巴瘤擅“伪装” 警惕两个发病高峰
如何护好脆弱的淋巴?
有一种癌,可谓是肿瘤界的“影帝”,它的症状五花八门,常常导致各种误诊,肺癌、胃癌、过敏性疾病,都是它扮演过的“角色”,它就是淋巴瘤。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HL和NHL新发病例近10万,死亡病例超5.7万。据统计,近二十年以来,中国的淋巴瘤患者大概每年以4%到6%的速度在增长。在所有的肿瘤当中,淋巴瘤的增长速度较快。
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如何护好免疫功能的主力军“淋巴”,并远离淋巴瘤?请收好这份防治指南。
淋巴瘤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卫生组织GLOBO-CAN2020显示,2020年中国新发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lympho-ma,HL)6829例,其中男性4506例,女性2323例;死亡2807例。2020年中国新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92834例,其中男性50125例,女性42709例;死亡54351例;男性NHL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部恶性肿瘤第10位。
根据上述资料,2020年我国HL和NHL新发病例近10万,死亡病例超5.7万。据统计,近二十年以来,中国的淋巴瘤患者大概每年以4%到6%的速度在增长。在所有的肿瘤当中,淋巴瘤的增长速度较快。
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如何护好免疫功能的主力军“淋巴”,远离淋巴瘤?请收好这份防治指南。
淋巴瘤是一种什么“瘤”?
淋巴系统对外是人体和细菌、病毒、异物等作战的前线哨所,对内要监视体内衰老、恶变的细胞和组织。如果淋巴细胞发生突变增殖,并聚集到不同部位,特别是淋巴结中,就形成了淋巴瘤。淋巴瘤是一种血液病,俗称“淋巴癌”,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淋巴瘤通常位于淋巴结,除了毛发、指甲、牙齿这些不存在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地方,全身各个部位均可以发生淋巴瘤。
淋巴瘤在我国的发病率每10万人可有6.13个人发病,是血液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多发生在15岁~30岁和>50岁的人群,尤其是霍奇金淋巴瘤。近些年的明显变化是,淋巴瘤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且以男性偏多。
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淋巴瘤的治愈率较高。霍奇金淋巴瘤占恶性淋巴瘤的4.7%,治愈率非常高,约有80%的患者可通过化疗达到治愈。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非常多,达近百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人,但也有不少年轻患者,其治愈率也可达到60%。
淋巴瘤喜欢“乔装改扮”
淋巴瘤又被称为会“跑”的肿瘤,因为它可以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相比其他肿瘤,淋巴瘤的表现非常多,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造成误诊。
多见症状一:长肿块
生活中,可多留意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洗澡时是自我检查的最好时机。建议以食指、中指、无名指3根手指的末端指腹,在体表进行触摸和轻度按压,感受淋巴结的大小、质地、界限等。
淋巴结的质地、滑动性等,是判断其性质的重要依据:危险的淋巴结,肿块特点是比较硬,长得快,吃消炎药无效;炎症性淋巴结质地偏软,长得慢,触摸时可自由移动,吃消炎药能有所缓解。但最终确诊是不是淋巴瘤,还要去医院做病理活检。
多见症状二:皮肤痒
淋巴瘤还有一种笼统的全身症状是“皮肤瘙痒”。这种瘙痒在霍奇金淋巴瘤中比较常见。这种瘙痒往往没有别的诱因,而且会越来越加重。
多见症状三:消瘦
“消瘦”也是淋巴瘤的一个典型表现。这个瘦不是特意减肥而引起的,而是莫名其妙地消瘦。在瘦的同时,人会感觉到特别乏力或者有反复持续的发烧症状。
淋巴瘤更“偏爱”6类人
淋巴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目前一般认为淋巴瘤的发病过程与感染和身体的免疫等因素有关。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存在,比如杀虫剂、有机溶剂、染发剂、紫外线、吸烟以及遗传因素等。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提醒,以下6类人是淋巴瘤的高危人群,要特别重视:
年龄15岁~30岁的青壮年和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存在某些病毒与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包括EB病毒(EBV)、人类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病毒(HTLV-1)、HIV病毒等以及幽门螺杆菌、伯氏疏螺旋体等。
有免疫缺陷的人:比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的人得淋巴瘤的风险明显增加;艾滋病患者患淋巴瘤的风险明显增加;器官移植或干细胞移植者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其患淋巴瘤风险也增加。
有淋巴瘤家族史的人。职业和环境暴露:某些职业需要长期接触含苯或有机溶剂的化学制剂,可能增加淋巴瘤风险;经常使用不合格的劣质染发剂可能也和淋巴瘤有关;经常暴露在电离辐射和紫外线过度暴露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存在不良生活方式: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体力透支,长期过度疲劳,工作压力大,精神压力大不能及时舒缓等。
诊断淋巴瘤病理检查是“金标准”
发现淋巴瘤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淋巴瘤通常会发生淋巴结肿大。位于身体皮肤下浅层的肿大淋巴结一般可肉眼观察,用手触摸到,但是位于身体深部的淋巴结肉眼观察不到,手也触摸不到,这时候必须用影像学的检查,比如超声、X片、CT、磁共振扫描或PET-CT。
诊断淋巴瘤最重要的手段是对肿大的淋巴结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也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将取出的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及进一步的组织学检查,能更好地诊断出淋巴瘤的类型。
如何护好脆弱的淋巴?
慢性感染(如牙龈炎、上呼吸道感染),结核,肿瘤等都可能破坏淋巴系统。保护淋巴,要从生活细节着手。
学会释放压力长期过劳会拖垮淋巴系统,学会休息和释放压力,劳逸结合,是保护淋巴、预防淋巴瘤的重要方法。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任何引起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对淋巴来说都是伤害。熬夜、焦虑等不良习惯以及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均可导致免疫力下降,建议每晚入睡时间不晚于23时。
坚持锻炼有助调节免疫功能。建议每周进行3次~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少接触有毒化学物品射线和化学污染物会刺激淋巴系统。少接触有机溶剂、杀虫剂、除草剂,每年染发不建议超过2次,新房充分通风再入住。
及时治疗慢性炎症某些细菌、病毒感染,常被认为是淋巴异常的风险因素。遇到牙龈炎、皮肤感染等应及时治疗,控制长期慢性感染。
至少每年做一次体检对于深层淋巴结肿大,需定期体检才能发现。建议成年人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据CCTV健康之路、浦东卫生健康、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