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心理学家:如何拥有强大内心?

发布时间:2022-03-23 浏览量:3196

拥有强大内心最重要的一步是转变思维。

以下场景生活中是不是很常见:

1、 拒绝别人后内心不安,反复思考说的话是否得体,会不会伤了别人心,对方会不会从话中曲解我的意思。

2、别人给出中肯的建议,瞬间觉得自己不行,什么都做不好,别人是如此优秀。

3、 听见别人提到你的名字,心想是哪里没做好,还是在议论你什么不好的地方呢

4、 分手后,觉得都是自己不好,觉得一辈子都不会爱了,不会碰到真心爱自己的人了。

1、 我们的情绪由思维控制而非事件

生活中这些想法很常见,觉得是外部事件——也就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情绪波动;生气、快乐或悲伤,这个观点:外部事件和情绪直接关联(因果关系)。

例如:妻子离我而去,我会觉得伤心;别人批评我,我会很难堪觉得一无是处。

然而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在外部事件和情绪效应之间存在一种介质:思维。如果妻子离开,我感到压抑,这并非因为事件本身,而是因为我这样想:“天啊,只剩我一个人,这太可怕了,我很难过!”这些想法在心中产生了对应的情绪:恐惧、绝望与抑郁。

并非妻子离开这件事难过,而是自身对妻子离开的阐释和内心的对话让我难受。事实上,有的人对妻子的感情并非都情深义重,或者深深陷入泥潭走不出来。

正如爱比克泰德生前所说的:天灾人祸不要紧,想不开才会出问题。

对于同一件事,并非每个人都会做出相同的反应,这些都取决于我们的内心对话,它不动声色的煽动着我们的情绪。

2、 负面思维带来的认知扭曲

一位母亲带着抑郁症的孩子来咨询,这名高中生两周前试图割腕自杀碰巧父母回来发现孩子昏迷不醒,这才挽回生命。我问孩子:“告诉我,为什么不想活了?”“因为这次考试我四门课程不及格”,我看到他捂着脸,指缝间露出的眼光只有沮丧。

然而几次交谈之后,我逐渐发现他痛苦的根源正是他的思维方式以及自己的内心对话。

“孩子我理解你,四门课程比及格,对你来说有压力,但你俺的太重了不是吗?”“你不懂,如果这样的话我考不上大学,我得重修一年,我害怕重修一年!”他生气的回答。

这个孩子家境不错,父亲想让他金自己的母校,一所名校就读,并且他的哥哥都在此学校就读,成绩优秀。

“如果我重修的成绩不好,就一直没办法上大学,不会有好的工作,不会找到女朋友,太丢人了一团糟。”只有16岁的他从纠结四门课程不及格的负面影响甚至想到了最不可能说的事情,考不上好大学,他就会被家里赶出来:“我还成为这个家里的负担,唯一没工作的人,一旦这些都发送,被家庭抛弃、一辈子打光棍,他就会孤独一生….”

难以置信吧,烦恼来自内心,由一连串悲观华思维的连锁反应造成。也有很多男孩,课程不及格,却不沮丧,认真的生活着。

这个孩子的人生哲学完全是受母亲的影响,七八岁的时候,母亲开始给他施压,防止他偷懒。每天对放学回来的他说:“你要好好学习,不然以后会没有饭吃,没有正经的工作,像那些乞丐一样,生活就是这样。”

每种夸张的消极情绪后面都隐藏着一种悲观化念头,并且深信不疑。

3、 你中了非理性信念的毒了吗?

所谓非理性信念是指消极思维,有如下几个特点

1、 错误(因为言过其实)

2、 无益(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3、 令人痛苦

这种理念实际上就是“抡起大锤砸核桃——小题大做”。

胡思乱想、负面预期、杞人忧天绝非解决问题的良策。只有审时度势、面对现实,才有助于理顺问题。

非理性信念会导致很多无端的情绪抑郁。有一部分人整天都幻想着种种不幸,从而失去了身心健康。许多纤维瘤和慢性疼痛都源于此,时间久了,身心俱疲。

一般来说,强大的内心、健康的内心对话方式在孩提时代就会形成。所以身心比较健康的人多半受益于父母。

然而最重要的是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年龄段,我们都能够改变思维方式,让我们更加积极、更有建设性,我们可以重塑自我,让心绪变的平静快乐。相信自己才是治愈自己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