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怎样克服“选择恐惧症”

发布时间:2022-01-26 浏览量:2809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最著名的就是布里丹的驴子。

选择恐惧的状态使人们陷入一个看上去很荒谬的境地:即便你选择一个不好的选项,都比你困在一个可选又不选的状态里好,但是你就是难以选择。

即让你受困的不是选项本身,而是你对选择的态度。在面对不同的选项时,一个「必须选择最优」的决策程序似乎就自动开启,使你如入泥潭。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最优的结果?或者说,为什么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应该是最优的?为什么我不能从眼前的选项中退出来去发现更多的选项?甚至,为什么我不能主动去追求一个糟糕的或者原以为糟糕的结果?

比如去哪儿吃晚饭的问题,假设你家楼下有一家日本料理、一家韩国烤肉、一家意大利餐厅,这是周遭看上去最好的三个选项了,那么是不是每一次,你都要纠结在三家里选一家呢?请问,为什么你就不可以去吃兰州拉面或者沙县小吃呢?为什么你不能先吃一碗兰州面紧接着吃一碗沙县面呢?这样也很满足啊味蕾也很欢快啊有没有?

比如买衣服的问题,确实每次都买优衣库很烦的,但你买一条杂牌也不会死也可以很帅啊有没有?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次买衣服的经历,是在一家商场门口的清货摊位,一下子买了四件衬衫,一件20块,但我穿着真的很帅啊,我当时差点想一下撸八件,但还是忍住了只撸了四件,五分钟挑好连带试穿,一点犹豫都没有,那种欣快感真的无与伦比。

所以可怕的,不是你所担忧的某某选项的某某缺憾本身,而是你不由自主地困在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局」里,去求一个完美的结果。这些选项限制住你的眼界,固化了你对境遇的解读,让你在思维定势里盘旋。

你需要“重新框定”。

例如用大脚趾想想就知道,人生哪有完美,人生的滋味就是享受你的不完美。

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杠铃策略”,我认为极具启发性。杠铃策略是指,你不应该去接受中等的选项,而是应该同时去选择两个端,比如在投资的时候,一部分钱去搏高风险高收益,另一部分找最稳妥的投资,这要比把钱投在中等风险和收益的渠道上要好。

生活中的选择也一样,一方面你可以接受很廉价的东西,另一方面你应该去追求最好的东西。因为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个资源可以是时间、金钱、精力,甚至是你的热情,你只有在有些事件上接受一般甚至糟糕的结果,你才有足够的资源在另一些事情上去追求更好的东西。比如,你一个人连吃两个星期兰州拉面,然后请一位心仪已久的大美女或者小鲜肉去一家人均一千的高级餐厅大吃一顿然后顺便谈谈人生理想,那体验,啧啧,绝对比你一年到头下馆子都只在人均100以下级别的店里吃要好。吃兰州拉面的那两个星期,你也是幸福的,因为你不需要选择,你盯着最便宜的吃就可以。同理,果粉也是幸福的,他们也不需要在厮杀激烈的两千档安卓手机混战中做选择,他们只要淡定地把肾卖好,每次去买一台最贵的苹果新款手机就可以了。

看明白了吗?在你最纠结的势均力敌的A和B这两个选项之外,在你被自己框死被别人绕晕的视线之外,还有很简单的选择的,那就是很屌丝的C,和很美好的D——

我可以接受自己在非正式的场合,去穿一件有破洞的衣服,我安慰自己说,稍微露一露,更性感。

我可以接受自己在选不好餐馆的时候,选择不吃饭,我安慰自己说,瘦一点更帅。

我可以接受自己,不买车也不会开车,而只是骑车,因为我觉得骑车更健康,养车太麻烦。

我可以接受自己,老是犯一些小错,健忘,把衣服穿反,丢三落四,干活不勤快,甚至运气也差。

但在我生活的另一面,我追求最好的东西,比如我想了解什么样的文字是最美的,什么样的思想是最有启示性的,什么样的艺术品是接近永恒的。在这些方面,我也没有选择障碍,因为我会竭尽所能地全部拥有它们。

所以,如果你总是能平静淡然地接受C,又义无反顾地追求D,那么你就可以有一个简单而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