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防病提醒丨诺如病毒感染防控之学校及托幼机构篇

发布时间:2021-12-17 浏览量:5731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学校及托幼机构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的风险较大。近期,我省个别学校及托幼机构也先后暴发了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严重危害了师生的身体健康,应当引起重视。那么怎么做能更好地预防校园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的发生,更好地保护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预防学校及托幼机构诺如病毒感染的防控关键。

一、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为诺罗病毒或诺沃克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引起非细菌性肠胃炎的杯状病毒,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是引起散发性和全球暴发流行性肠胃炎最主要的病因。

诺如病毒感染的特点有:

1.传染性强:诺如病毒可以通过身体接触、水源、食物、呼吸等途径传播。

2.潜伏期短:通常潜伏期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3.感染后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4.病毒抗性较强:诺如病毒对恶劣环境耐受性高,具有耐低温、耐酸等特性,不易灭活。

5.有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季高发,也就是11月至次年3月。

6.群发性强:多为集体发病,学校及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尤其容易群发。

7.儿童易感染:学龄前儿童尤其容易感染诺如病毒,在我国5岁以下的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高达15%。

8.无特效药或疫苗:目前还未出现针对诺如病毒的特效药或疫苗。

9.自限性强:诺如病毒感染有明显的自限性,预后良好,一般两三天后会自己好转,家长不必太过恐慌。

二、学校及托幼机构等场所如何防控诺如病毒?

1.制定传染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学校、托幼机构应按要求制定传染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切实落实教师员工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等制度,及早发现疫情,及早报告和采取防控措施。

2.加强饮水、饮食安全管理。卫生监管部门加强餐厅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健康培训,加强饮水、食品卫生监测,预防食源性、水源性传播。

3.做好环境消毒和通风。学校/托幼机构应配备充足的消毒物资及个人防护物资,定期对校区/园区公共场所(如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卫生间等)、重点部位(如门把手、楼梯扶手、水龙头、便器按钮、电梯按钮、上下床扶手等)进行清洁及消毒,消毒后做好通风换气。

4.科学合理进行健康预防知识宣传。学校倡导学生和教职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倡导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强化勤洗手等健康宣教,教育学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利用家校联系渠道开展学生家长诺如病毒感染防控知识的宣传,及时发现感染患病的学生。

5.及时隔离患病人员。若有员工或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班或上课。患者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方可复课。食品加工者、护工、幼儿园保育员等从事服务类工作的患者,症状消失3天后经2次粪便检测阴性方可再返回工作岗位。

 6.及时报告疫情。校医/园医应在疫情发生后及时向地段保健科及辖区中小学保健所电话报告疫情,并根据专业人员的指导开展进一步的数据报送、病例管理等工作。

三、如何正确处理发病学生呕吐物?

1.疏散人员。病例发生呕吐后,同学们应该听从专业人员的指挥进行有序疏散。如呕吐发生在教室、办公室、会议室等房间内, 将呕吐病例以外的人员疏散至房间外。如发生在楼道等公共场所,则让无关人员不要围观、远离呕吐物,尽可能向上风区或其他相对清洁的方向疏散。

2.病例管理。病例应该听从陪护人员的指导,尽量将续发的呕吐物吐至一次性呕吐袋中。

3.开窗通风。如果呕吐发生在室内,同学们要开窗通风,做好个人防护。

4.病人呕吐物、粪便消毒。酒精对诺如病毒无效,含氯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最有效。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或用含有效氯5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min后处理。厕所马桶或容器内的污染物,可小心倒入足量的5000 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作用30min以上再排放。清洁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盛放污染物的容器都必须用含有效氯5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min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厕所、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

5.环境消毒。用学校配制好的药物(有效氯含量不低于1000mg/L)或污染物应急处置包中的消毒湿巾对呕吐物污染的地面、桌椅、墙面等进行擦拭消毒。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建议擦拭 2 遍,消毒作用 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拖)拭干净。

 

 

(来源:河南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