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
新乡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

访谈嘉宾: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奎 | 党组成员、副局长胡长义、火晓勇、张扬、张瑞

访谈时间:2025-10-29 09:00:00~09:30:00

内容简介:“十四五”时期建设科教强市有关情况

访谈详情

发布人:

冯正奎  新乡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

胡长义  新乡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火晓勇  新乡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 扬  新乡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 瑞  新乡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主持人:

韩升阳  市委宣传部外宣办(新闻办)主任

时间:2025年10月29日(周三)9:00

图片

主持人 韩升阳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新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新乡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我们很高兴邀请到新乡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奎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十四五”时期建设科教强市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

新乡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长义先生;

新乡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火晓勇先生;

新乡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扬先生;

新乡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瑞女士。  

欢迎各位发布人。下面,先请冯正奎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图片

冯正奎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感谢社会各界对新乡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十四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精心指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上下,锚定建设“科教强市”的战略目标,持续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总量和投入强度均居全省前列。我市在服务创新主体、布局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平台、支持创新课题、营造创新氛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成功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排名跃居全国第66位,创新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总体情况。

这五年,我们紧抓服务创新主体,全市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一是科教资源更加富集。集聚国家级科研院所4家,大专以上本科院校14所,数量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首位。

二是创新型企业梯队加速壮大。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增至88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46家,分别较2020年底增长120%、125%。培育“瞪羚”企业30家、创新龙头企业16家,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三是人才引育成果丰硕。累计培育国家级创新创业人才2人,中原学者及中原科技领军人才32人,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50余个;建成院士工作站、中原学者工作站、国际联合实验室等人才平台54个。

这五年,我们着重布局创新载体,全市区域创新提质增效

一是自创区建设稳步发展。“一区多园”协同格局显现,上海交通大学新乡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新乡分中心相继落户高新区。

二是高新区发展扩面升级。省级及以上高新区增至3家,新乡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6.7%。

三是孵化链条逐渐完备。建成国家、省、市三级孵化载体42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体系。

这五年,我们全力建设创新平台,全市创新能级实现跃升

一是国家级平台历史性突破。获批建设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河南师范大学牵头组建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我省高校牵头建设“国重”零的突破。

二是省实验室方阵加速成型。围绕优势产业获批平原实验室等3家省实验室,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形成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并进发展势态。

三是三级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累计布局省级创新平台418家、市级1286家,构建“国家—省—市”梯次联动、结构优化、面向未来的平台格局。

这五年,我们强化支持创新课题,全市硬核技术加速涌现

一是项目管理改革纵深推进。研究制定《新乡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新乡市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进一步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持续激发创新主体积极性、创造性。

二是项目凝练突出需求导向。简化项目管理过程和科研经费科目,让广大科研人员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科学研究上。共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55项,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55项,完成31项市重大科技专项,带动创新主体投入研发经费2.49亿元。

三是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创新药物、先进材料、高端装备、作物育种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为产业升级提供核心支撑。

这五年,我们着力营造创新氛围,全市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一是科普资源日益丰富。获批建设“河南省小小科学家科技创新操作室”等科普平台22家,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让科学走出实验室、走进百姓生活。

二是双创赛事精彩纷呈。累计荣获省级奖项52项,为企业搭建成果展示、资源聚合的平台,加速企业与资本、人才、产业对接,一批科技型小微企业得以茁壮成长。

三是原始创新屡创佳绩。126项成果荣获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主持或参与完成一等奖13项,持续激发社会创造潜能。

这五年,我们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全市创新动能加速释放

一是技术转移体系更加健全。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新乡分中心加快打造技术要素流通枢纽;全市培育省、市级技术转移机构25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先后突破50亿元、70亿元、100亿元,居全省第四。

二是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走深走实。出台成果转化“新八条”政策,明确收益分配与激励措施,推动一批民生领域成果就地转化。

三是高博会品牌愈发鲜亮。连续举办三届高博会,累计邀请院士59人次、近300余家高校院所参会。

“十四五”期间,新乡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对标“科教强市”目标仍有一定差距。面向“十五五”,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五创新、一转化”为牵引,加快科教强市建设,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中国式现代化新乡篇章。

谢谢!

主持人 韩升阳

感谢冯局长的详实介绍。接下来进入发布会的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们围绕今天的发布主题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

图片

河南日报

“十四五”收官与未来规划衔接在即,展望“十五五”,新乡市在建设“科教强市”方面有哪些初步的规划和重点发力方向谢谢。

冯正奎

这个问题请张瑞同志回答。

图片

张瑞

谢谢您的提问。

“十五五”时期,新乡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两高四着力”,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建成科技强市”为总目标,聚焦“三个提升”,实施“六大行动”。

全方位科技创新意识大幅提升。创新文化生态营造有力,科技创新政策架构不断优化,开放、包容、合作的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提升。全市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长,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省前三,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超出全省平均水平。

全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大幅提升。成果转化效能持续增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渠道更加畅通,技术合同成交额保持全省第一梯队。

实施创新主体引领行动。支持驻新高校内涵建设,健全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开展“科技副总”选聘工作,落实财税奖补政策,提高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质效。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实施创新载体赋能行动。充分发挥中原农谷核心引擎作用,推动河南师范大学科技创新港建设。发挥国家高新区示范引领作用,优化中试基地布局,培育概念验证中心,加快高质量孵化载体建设。

实施创新平台跃升行动。纵深推进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平原实验室“两室”一体化建设,加快小麦玉米两熟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水平建设。实施研发平台立标焕新工程,促进创新要素加速流动高效汇聚。

实施创新课题攻坚行动。精准布局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与前沿技术课题。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联合攻关,攻克一批“卡脖子”难题。健全科技项目组织模式和管理机制,打造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科技项目体系。

实施创新氛围支撑行动。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首贷、信用贷破冰行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

实施科技成果加速行动。创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争取“先免费试用、后付费转化”试点,加快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新乡分中心建设。高质量举办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打造对外合作交流的亮丽名片。

谢谢。

图片

平原晚报

我们注意到新乡市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了国家级平台历史性突破。请问,国家级平台在推动产学研融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谢谢。

冯正奎

这个问题请火晓勇同志回答。

图片

火晓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能级研发平台建设,“十四五”期间,我市先后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2家、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家、河南省实验室3家。

特别是,2023年3月,在我市大力支持下,河南师范大学获批牵头建设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常俊标教授担任。该实验室与平原实验室实施一体化建设,“两室”围绕“健康中国”战略,以创新药物研发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主线,聚焦传染病、重大慢病及精神类疾病药物开展研发,通过深入解析疾病机理、筛选靶点、提出原创性理论,力争取得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研发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

目前,实验室各项建设顺利开展,5万㎡实验室总部大楼成功投入使用,形成了719人的研发团队,与11名国际专业药物研发人才建立合作。围绕实验室研究方向,在创新药物研发、疾病机理和药物评价等关键节点方向布局了一批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

在候选药物研发持续取得突破,“双靶点治疗艾滋病1类新药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河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参加的药物数智化设计团队获“全国首届化工AI大赛创新提名奖”。

下一步,我市将引导驻新高校科学设定发展建设目标,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基础条件建设,积极围绕产业发展凝炼 一流课题,力争取得一批标志性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为保障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科技与人才支撑,实现我国创新药物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谢谢。

图片

河南法治报

去年的11月,我们参与了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新乡分中心落户高新区的报道。请介绍一下,一年来该中心的建设进展情况?取得了哪些具有标志性的阶段性成果?谢谢。

冯正奎

这个问题请张扬同志回答。

图片

张扬

谢谢您的提问。

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新乡分中心,是我省“1+4+N”技术转移体系布局中在豫北地区的关键组成部分,自去年11月揭牌运营以来,始终致力于实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通过“机制创新+平台赋能+生态构建”三位一体运营模式,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至今,已完成1300余平方米的多功能综合服务区建设,促成技术合同成交额4.7亿元。

一是机制创新,靶向驱动企业活力。创新推出“潮汐博士”柔性引才项目模式,通过专家“潮汐式”服务为企业精准赋能,以企业提出的具体技术需求为导向,将“潮汐博士”融入到企业研发和生产一线,“点对点”解决企业在工艺改良、技术更新、产品研发等方面遇到的卡点、堵点问题。已成功促成河南问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与河南师范大学达成合作,新的引才模式既降低了企业的引才成本,又提高了技术合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平台赋能,着力汇聚创新资源。成功搭建了PC端科创云平台资源库和新乡分中心供需对接微信小程序。截至目前,科创云平台已成功收集了5513项科技成果和168项技术需求,汇聚了23740名专家和253个科技团队;微信小程序征集到了企业技术需求864条、高校院所科技成果342项。通过关键词检索、AI匹配以及技术经理人“陪跑”服务,促成豫矽半导体(河南)有限公司与新乡学院等单位达成11项合作,有效提升了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率。

三是生态构建,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新乡分中心在提供技术供需对接服务的基础上,还延伸开展了科技成果评价、知识产权运营、科技金融等一站式服务,涵盖了了从技术发现、评估、交易到产业化的各个环节,通过举办产业技术交流会、投融资对接会等活动,先后为河南核工旭东电气有限公司等企业争取低息科技贷款2300万元,为平原滤清器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提供5项科技成果评价服务,促进了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的连通融合,为科技成果转化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未来,新乡分中心将继续加强企业需求引导技术创新的模式研究和实践探索,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逐步打造立足新乡、引领豫北、辐射中原的技术要素流通枢纽,促进更多高水平科技成果在我省转移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谢谢。

图片

大河报

“十四五”期间,新乡市连续成功举办三届高博会,可以说高博会已成为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新乡品牌。请介绍下,新乡高博会近几年以来的主要成绩,以及第七届高博会筹备情况?谢谢。

冯正奎

这个问题请胡长义同志回答。

图片

胡长义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高博会的关心。

为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自2018年以来,新乡共举办六届高博会,积极搭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对外交流合作平台,聚合科技创新要素,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对接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达到了展形象、借智慧、拓思路、解难题、促发展的积极效果。“十四五”期间举办的三届高博会取得了丰硕成果。

通过高博会搭建平台,赋能产业创新发展。三届高博会共组织了40余场专题活动和科技成果展览展示,累计邀请包括院士在内的知名专家学者59人次,参会嘉宾1100余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一批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的与会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以及投融资机构、技术转移机构深度参与成果推介、项目路演、技术对接、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聚焦我市重点产业领域,围绕行业发展与产品转型升级建言献策,推动前沿理念与产业融合,助力产业升级。

通过高博会促成项目落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届高博会共签约项目170余项,总投资500多亿元,促成了多家高校院所与我市创新主体的对接合作,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解决了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如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合作的有创血压监测技术产业化项目,打破了进口产品的垄断地位,实现了工艺技术100%国产化,产品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通过连续举办,高博会已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效应。三届高博会连续两届“上央视”,平台品牌影响力与核心价值持续提升。高博会已经成为我市吸纳国内外科技创新理念、展示科技创新产品、集聚科技创新人才、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同时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聚焦中原农谷品牌宣传推介,不断扩大高博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各级各类新媒体平台阅读量和浏览总量突破7000万次,充分展示了新乡创新发展新成就、新亮点。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第七届高博会今年定于11月23日举办,具体筹备情况将于11月中旬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进行发布。

谢谢。

图片

河南广播电视台

杭州市提出,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新乡市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什么计划?谢谢。

冯正奎

谢谢,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抓手。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多措并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样品变成产品,进而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一方面,充分发挥我市科教资源优势,深度挖掘我市高校院所科研成果,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力争市内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我市优先转化;同时,通过“百名科研处长荟新乡”等系列活动,建立更大的资源库、更广的合作,提升合作效率,吸引更多的市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

另一方面,通过举办高博会、开展校企校地合作、组织实施市级重大科研项目等方式,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拓展科技成果转化通道;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组建科技成果转化“挖矿”专班,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撬动资金等,构建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

我就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 韩升阳

谢谢各位发布人的详实介绍!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其他关注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后,与市科学技术局或市政府新闻办联系,进一步采访了解。

媒体朋友们,创新之乡一直是新乡的鲜明标识。新乡市锚定“科教强市”战略目标,不断激活创新驱动“主引擎”,持续放大科教资源富集优势,创新创业生态蔚然成势,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我们真挚欢迎记者朋友们深度聚焦、持续关注科教强市建设、全方位、立体化呈现科技创新领域的务实举措和亮点成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激发精神动力,为推进现代化新乡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最后,再次感谢冯局长和各位发布人的详实介绍,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积极参与。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